杜尚清假咳了一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镇上聚香坊已经与我签了契约,明天开始先送200斤月饼,30盒竹匣礼盒 。”
哇,大家听到与镇上糕点铺签到了合约,这下可炸了锅,孩子们一个个欢欣雀跃,就连刘氏,田氏也喜笑颜开。
“哎呀,老天保佑,我们杜家这要发财了。”刘氏双手合十,嘴里念念叨叨。
“爹,午饭给你们留着呢,你们先吃饭,一会我们就开工。”田氏跑去厨房,把饭菜往屋里端,萫儿,芸儿也进去帮忙。
“还有一个德善堂的订单,要30盒竹匣礼盒月饼,下午都要做出来,明天一起送。”
大家听了又是一喜,自家月饼原来这么好卖啊!
杜老四把牛车送去老族长家,回来同杜尚清才把午餐吃上。
“老四,我想了,按照这个情况,后面做月饼,送月饼工作量会很大,估计我们全家都要上,这个竹编不能再自己家编了,我准备让村里人做。”
老四不解,“二哥,不就60个竹匣吗?我和爹再加上四柱今晚应该可以编出来。”
“可你没有看见,这样我们家人就被拴住了,而且你三哥,还有老五没有回来,如果也接到订单,我们家是忙不过来的。”
“竹编都是小事情,完全可以交给村里人干,这做月饼是还是希望自己家人来做,毕竟做月饼是准备成为我们家传家手艺的,学去的外人越少越好。”
杜老四也明白了,“也是,这做月饼的手艺,镇里糕点铺都不会,是应该要保密的。”
当下两个人一商量,决定在后院再搭一个棚子,做月饼胚也挪进来。
后院正常不让外人进,烤制好的月饼搬到前院包装,这样前面如果忙不过来,也可以请村里人过来帮忙。
杜尚清决定竹匣编制找隔壁顾大娘家做,她家也是一个外姓村民,顾老汉与顾大娘有三个孩子,老大程刚和冯氏都是壮年,老二程行和自己一起入的伍,结果第二年就战死了。老幺是个姑娘,今年和芸儿一样大。
家里人多地少,生活的也很艰难,又是军属户,为人还不错,从不到处嚼舌根,惹是非,本本分分的一家人。
杜尚清便让老四同他家说,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帮忙编竹匣,按照三文钱两个的价格,先编200个。
顾大娘听了,连忙应下,并说自己家老头,大儿子,儿媳,闺女都会编。并千恩万谢搞的杜老四满脸通红。
这边杜老五与三牛也赶回来了,隔壁三岔镇只比半坡村去白水镇远了差不多十几公里,老娘周氏娘家村就靠近那边镇子,小时候他们兄弟几个也跟着老娘去三岔镇玩过,那边是三县交汇处,比白水镇还要热闹繁华一些。
两个进门就一人一个水碗,咕嘟咕嘟喝了好几口。
杜老四急的都想抢下老五的水碗,让他先说说月饼情况。
杜老五一口气喝完,把碗放下“二哥,四哥,我和三牛这次去三岔镇没有交白卷。呵呵呵”
老四终于把心放进了肚子里。
其实杜尚清也挺意外的,两个人第一次推销东西,竟也有收获,挺惊喜的。
“奥,有几家愿意要货啊?”
“有两家,一家是镇上的茶馆,茶馆里面卖茶水兼说书,门口有个铺面卖各种炒货和点心糕点,茶馆老板尝过我家月饼后,决定先订60斤。”
“还有一家富华居是一个糕点铺子,老板尝了以后答应先寄买,要了80斤,我答应他买完再结算。”
杜尚清听了,也很满意,“很好,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也是你们第一次自己埋出去的,这样,你们也和你三哥他们一样,都提出每斤五文。”
杜老五与三牛听了都嘿嘿直乐。
当下大家齐动手,开始把明天的月饼先烤制出来。
杜老头也颠颠的跑过来问情况,当听到两个镇里都接到订单,也是激动忙要洗手帮忙。
杜尚清止住了他“爹,这些事不用你做,我还有事情与你商量”
杜老头被杜尚清按在椅子上,“再过几天就要秋收了,可这月饼生意后面肯定是越来越好,人会越来越忙,估计我们家到时候是抽不出来人秋收的。”
杜老头一听急了“啥意思?什么叫没有人秋收?地里庄稼可不能等,庄稼收成可是咱们农民的命。”
“爹,你听我说完的,不要急,我不是说不收庄稼,而是想雇人收。”
“啥?雇人收?不行不行,就那20多亩地还要雇人收,你,你”杜老头吹着胡子,瞪着眼睛,气的话都说不出来。
杜尚清赶紧讨好的给他倒杯水,“爹,别急别急,我细细与你说。你看这月饼生意就是一个节气生意,还是一个送礼生意,农家秋收后,婚嫁说媒,中秋走礼那是最多的”
“这个生意肯定是越到中秋节越好,越忙,一天都不能丢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