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跨灵石路,峰顶披藤蔓。
鹤舞青松迎旭日,鹿跃幽径踏落花。
那院中常伴仙果熟,风递果香。沿溪碧柳戏翠鸟,临水红梅舞彩蝶。虽非仙境难比肩,却胜灵池边上春。
此处太平山福地之内,一位头圆面白的道童正抱着一头红顶灵鹤在云雾竹海里穿梭,在饱览一番福地山景后,道童记起了正事来,轻拍灵鹤的细颈。
这灵鹤通灵近人,一下便了然会意,将羽翅一转,驮着道童绕下峰头,来到福地一处隐洞内。
道童整了整身上被风吹散的道服,正了正头上的混元巾,上阶行至门首,见那两扇石门关得甚紧,于是上前轻轻的敲了两下。
门后无人回应,道童又重敲两下,心中忐忑。
”谁?“
门后传出声音,听语气像是个同他一般大的孩童。
道童不敢大意,在门外俯身说道:“天河峰的官将老爷在落银湖霹雳泽中办了个祀生河会,特遣小童来福地请灵虚子赴会。“
“不巧,不巧。”
这一次声音从脚下传来,道童吓了一跳,拽起下摆去看,一条指头粗细的蜈蚣趴在脚边,赤头黑背,两根触角乱舞。
他很快平复心情,恭敬之中略带一点好奇的说道:“您一定就是千手儿,灵虚子的飞蜈灵伴,我一直听说过你喜欢幻成大胖娃娃样。”
脚边,蜈蚣振翅上飞,将头节一晃,一个扎着双丫髻的胖童脑袋幻成,恶狠狠的对着那道童说道:“我阿爷仍在闭关补养中,如今已是谢绝一切外事。”
“等等!“
见千手儿振翅飞走,道童连忙摆手,冲上前去,忽的闻到一股子腥味,脑袋一阵晕眩,差点滚下门前石阶。
听说自灵虚子擒拿赤意郎君回来后,便被上府安排在这福地隐洞内好生养伤。
而那被雷部五雷府下正雷将所禁的赤意魂魄,据说也在此隐洞之内,还被陆道君亲自再施了一类禁法,便是如此也时常闹腾。
这里可是太平福地,天南正道的道统所在,有能力在这里闹腾得起来,这赤意郎君或许真如传闻中一样,乃是神仙下凡历劫的。
神仙下凡啊!
道童拍了拍额头,他真想进去瞧一瞧,但他也知道自己因为生有福相,姿容俊逸,才被选中在福地行走,可以帮道君真人们递个话,平时也能听到些小道消息。
只是这消息也有不实的,偏差的,他不会轻信这些小道消息。
就像眼前隐洞内这个据说神仙下凡历劫的,这下凡的神仙也会被镇压吗?!听说还是在受伏于灵虚子后,这才被施禁镇压的。
“退远一点,那人的元神在影响你,另外将所有事情一并说了!”
千手儿说道。
道童赶忙退后数步,一直退到阶下,同那头正在打理羽毛的红顶灵鹤站在一处。
道童说道,“就最后一件事情,道君吩咐我来传话,乃是关于奇珍·密山玄母玉之事。洞天的王祖师已经去帝之下都的神柱山,为你家.阿爷取来此等奇珍。”
千手儿赶忙再度飞出,仔仔细细的确认一遍,他知道阿爷十分关心此事。
道童双手负背,站在光里,面向山风,摇头晃脑的模仿陆道君当时说话的模样,道:“去告诉那金童,事缓则圆,人缓则安。
这一奇珍得追溯到沧海桑田之前,黄王治世之时。
它本是出产于神柱山西北向四百余里的密山,那时黄王曾取密山之中的玉石精华而炼就,号为玄玉,后因黄王将此玉投种于山中,山阳一处长出温玉,山阴一处则长出凉玉,故而又称玄母玉。
这两玉坚硬精密,润厚而放光,常发五色,一刚一柔,有证于万事万物之阴阳一道,为那时的神鬼和仙人所服食,如今仅存下一点。“
千手儿听出这话里的意思,那就是已经有消息了,但还是得等。
他冲着道童点了点头,随即缩小妖形钻回了门缝里,一路抵达隐洞的深处。
在那里有一处醒目的琉璃穹顶,上圆而下方,在圆顶中央雕有盘身的石龙一头,其龙首颔下挂有一粒赤珠,此圆珠之中一直发出呼呼的燎火声。
“千手小儿,快快过来,让我来传你一道五行遁法,保准你能在外逍遥,不受这里的规矩约束。”
“赤意郎君,为何还不死心?”
本不打算理睬珠中赤意郎君的千手儿,罕见的搭了话,他好奇于这人被连下两道禁法,似乎还很乐观,一直积极的寻找逃离的机会。
“来日难预知,腾跃蛇龙变。”
龙首下颔内的赤珠之中,赤意郎君很有朝气的说道。
“可我对你的话一点都不动心。”千手儿很是实诚的说着,接着沮丧的道:“你得说一些我想听的话,但是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想听什么?”
“你很迷茫。”
赤意郎君感觉有戏,用充满蛊惑性的语气道:“我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