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县百姓都认识他。
吴王从不拿民脂民膏,他身边的侍卫手拿钱袋子,吴王看中什么,侍卫便掏钱买什么。
吴王每日巡街,天潢贵胄的压迫在,商户们不敢缺斤少两,也不敢虚涨物价。普通百姓们,都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王爷,吴县这破地方真找不到美人,您还是死心吧。”侍卫手里抱着满满的海货,委婉地劝。
“嘘,不要出声!”吴王忽然脚步顿住,视线落到不远处的一道清瘦背影上。
纤瘦如柳!
身姿摇曳!
哪怕穿廉价的麻布衣裳,也遮掩不住她周身的气质。
吴王当年在皇城阅美无数,一眼便看出,这必定是个姿容绝世的姑娘!
其他的渔家女拿蛤蜊的手势,都是一把直接抓。这姑娘拿蛤蜊,以食指和拇指两指轻捏着,指尖微微上翘,姿势很优雅。
吴王激动不已,他啪地将白玉扇子合上“幼年偶遇越国国师,他”上前去和那姑娘打招呼“姑娘从哪里来,姓甚名谁,可有婚配——”
话没说完。
吴王瞠目结舌看着沈薇。
怎么又是她!
吴王脸色瞬间垮下来,不耐烦地扇扇子“你到底有多倾慕本王?天天往本王面前撞。本王说过很多次,你容貌丑陋,本王看不上你。”
沈薇一脸莫名其妙。
她正陪着弟弟卖海货,这吴王莫名其妙冒出来,叽叽咕咕指责她。
简直有病。
吴王视线偏移,看到沈薇身边没卖完的蛤蜊,他道“这些蛤蜊本王都要了,你拿了钱赶紧走人!”
这下沈薇听懂了,她立刻把剩下的半桶蛤蜊交给侍卫。侍卫掏钱,沈薇数了数铜板的数量,确认无误后,拉着弟弟转身就走了。
动作麻利,毫不拖泥带水。
吴王还没反应过来,沈薇已经拎着空桶远远离去。吴王怔住片刻,意犹未尽地端详沈薇的背影“背影挺好看的,可惜脸太糙了”
吴王在集市逛了半天,满载而归。前脚刚迈到王府,从东临皇都的圣旨后脚便到了。
传旨的太监叽叽喳喳说了一通,吴王跪在地上听。圣旨的意思是,今年东临国要向庆国进贡的一批贡品,护送贡品的活儿交给吴王来办。
圣旨还说,今年东临国的收成不行,希望吴王能代表东临国皇帝,向庆帝提出“减免两成贡品”的建议。
太监传完旨,留下几车贡品后,扬长而去。
吴王呆呆地握着圣旨,仰天骂了一句“父皇这呆鱼,他是要害我啊!”
往年送贡品到庆国是一件美差,庆国不是白拿贡品,还会赏赐银钱。东临国的皇子大臣,争相抢这好差事。
偏偏今年东临国的收成不好,国库空虚,送到庆国的贡品品质不佳。东临还想向庆帝请求“减免两成贡品”,简直是送死。
庆国新帝李承泰是谁?就是当年第一个提出“在东临上游修大坝拦水”的人!
没准庆国新帝早有灭了东临国的念头。
万一庆帝以“贡品不诚”为借口,直接杀了护送贡品的皇子臣子——东临国屁都不敢放一个。
弱国在强国面前,没有呼吸权。
吴王急得焦头烂额“老子还没娶到媳妇儿,父皇这贪生怕死的狗东西,居然让本王去送死!”
侍卫一脸担忧“嘘,王爷您小声些,传旨太监还没走远呢。万一让他听见您责骂皇上,后果不堪设想。”
吴王怒斥“你不会把大门关上吗?大门关上,传旨太监就啥都听不见了!”
侍卫
侍卫默默去关门。
门关好,吴王又在屋里痛斥父皇一番。皇命难违,护送贡品去庆国的事儿板上钉钉。
抗旨是死,去庆国也是死。
吴王背负着手,在屋子里来来回回踱步,半晌后他拿定主意,吩咐侍卫“磨墨,本王要给阿姐写信求助。大不了本王去庆国投奔阿姐,永远不回东临。大不了本王当个卖国贼,投靠庆帝,率兵攻下东临。”
“反正东临国烂透了,从上到下烂透了,还不如划入庆国版图。”
吴王嘴里骂骂咧咧,办事的速度却很快。一封求救信很快送了出去。
吴王又去查看那几车贡品,大多是海鲜干货和珍珠宝石。东临皇帝大概知道此行凶险,没有派皇都的宫人随同,连个引路人都没派,而是让吴王带自己的人手护送贡品。
就差把“卖儿子”写到脑门上了。
吴王磨牙,对父皇的憎恨厌恶又深了一重。他挠挠头,叫来侍卫“你去县里贴张告示,说本王要护送贡品去庆国,重金招募一个熟悉庆国路况风土之人。”
侍卫转身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