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换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宝赢麻了 > 第441章 宝藏在哪里

第441章 宝藏在哪里(1/2)

    “这枚玉玺的确非同寻常。它不仅是一件象征皇权的宝物,更是承载了千年的历史与传承。

    据史书记载,这枚玉玺最早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天启’时期。”王爷也走过来一起看着桌上的玉玺。

    的确比大魏现用的玉玺威严大气得多。

    大魏的玉玺,当时雕刻的工匠技术应该不如前朝这个,又或者太仓促。

    当时大魏的建立本就有些匆忙,天下一分为三,每天都在为疆土的争夺而战争不断。

    皇上听了王爷的话,认同地点点头。

    天启王朝是这片土地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虽然早已灭亡,但其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后人称颂。

    “天启开国皇帝在统一天下后,命当时的能工巧匠用一块难得的精玉为材料,雕刻了这枚玉玺。

    传说发现这块玉的人,当时看到此玉的下面是一滩玉精,可见其珍贵程度。

    天启灭亡后,这枚玉玺被后来的大梁所得,大梁的开国皇帝认为这是天意,便继续沿用此玉玺,以示继承天启的正统。”

    皇上也补充后来的历史。

    一边讲一边忍不住伸手轻轻抚摸玉玺上的纹路,感受那千年的历史在指尖流淌。

    “后来大梁也没能坐多久江山就起了乱子,被前朝独孤氏所灭,建立了大晋。

    大晋的开国皇帝同样认为这是天命所归,便继续沿用此玉玺。

    直到大晋末年,天下大乱,玉玺被最后的皇帝摔碎,现在才知,原来是不知所踪,摔碎的是假的。没想到,竟在荣王府的先祖王妃的祖母手中。

    这枚玉玺已经传承了三朝,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完好无损。真是天意啊!它见证了三个朝代的兴衰,承载了无数帝王的梦想与荣光。”

    皇上继续讲历史。

    这是讲给不懂历史的余元筝听。

    ”那皇上的意思是,想用这个玉玺?“王爷问道,他看皇上看着玉玺久久不错眼,那爱不释手的样子,一眼就看出来。

    “这枚玉玺的确不错,但它毕竟是前朝之物。我大魏自有天命,无需借助前朝的遗物来证明什么。这枚玉玺,就让它继续作为历史的见证,好好保存吧。”皇上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王爷听了,眼睛一挑,不受诱惑?

    “皇上英明。既如此,这枚玉玺完成它最后的使命后,就放在宫中保管吧。作为历史的见证,供皇室后人瞻仰与铭记即可。”

    皇上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在玉玺上,自己动手又把它收回小箱子里。

    然后才看那寒玉盒子。

    上官子棋主动拿出来,打开给皇上看。

    可惜什么也看不到,只是一张薄薄的羊皮纸。

    王爷这才把他们父子描在纸上的图从怀里拿出来。

    皇上这才想起,金叶子上写了,羊皮纸要放在热水里才能看到。

    当图纸展开,几人都围着看。

    可是都没看出是哪里。

    当时三国成立,各国为了自己的统治,消除百姓对前朝的留念和记忆,把很多城市和山名都改了。

    一百多年过去,变化更大。

    导致他们一时根本看不出宝藏具体在哪里。

    王爷父子早就看过了,也没看出来。

    余元筝更看不出来。

    结果几人面面相觑。

    “皇上,您也看不出来在哪里吗?”余元筝以为皇上博学多才,能看出来。

    自家的父子俩都是武将,在学问上肯定差了很远。

    皇上没有回答余元珍的问题,而是去多宝阁里取来一张折叠好的大魏舆图展开。

    大家又围着舆图和上官子棋誊抄下来的藏宝图进行比对。

    可是比对了半天还是没有半点蛛丝马迹。

    “皇上,这宝藏好像不在大魏。”余元筝认认真真地比对了每一个角落也没发现有相似之处,得出结论。

    几人都抬起头看她。

    “你们呢?”皇上扫了王爷和上官子棋一眼。

    “臣也没看出来。”父子同时答道。

    父子俩昨天就对着大魏舆图看过了。

    “皇上,有没有前朝的舆图?”余元筝问。

    “没有,我大魏处东南面,前朝当时的都城在沧澜地界。

    一般有舆图的人家很少,主要是皇宫和都城的一些高官武将之家。

    而一般平民百姓手里根本不可能有舆图。”皇上解释道。

    言外之意是,大魏没能保存下一张完整的前朝舆图。

    “那,目前的南蜀和沧澜的舆图有没有?”余筝又问。

    “这个有。”皇上又去拿了另两国的舆图来。

    做得比较大,桌上放不下。

    上官子棋动手把三张都铺到地上,还按三国的地理位置摆好。

    而这个时期的舆图只是一个大概,而且还不准。

    和后世的比,差得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