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直播:开局解密祖父悖论 > 第217章:大爆炸的前兆

第217章:大爆炸的前兆(1/2)

    面对镜头,江哲一脸严肃地开口讲述。

    “这一期,我主要针对天启大爆炸与通古斯大爆炸进行具体详解。”

    “天启大爆炸,又称大家耳熟能详的王恭厂大爆炸。”

    “这起事件是是发生在明朝天启六年,公元纪法是: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首都京都的一场神秘且极具破坏力的大爆炸事件。”

    “当时是明熹宗:朱由校任职。”

    “发生地点:位于京都城西南隅,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注意:是火药库附近,而不是火药库现场。”

    观众们闻言,心中难免心生疑惑。

    他们一直认为是火药库现场,在这里难道不是火药库现场?

    如果不是现场发生的爆炸,难不成还是其它原因?

    “接下来,是这件事的整体大纲。”

    “根据《天变邸抄》记载:突然:【有声如吼,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

    “接着:【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屋平沉】。”

    “据今天的数据推算,天启大爆炸的火药约为960吨***——相当于219万斤黑火药被同时引爆;当然,还有一些其它数据,火药当量为2000~3000吨,但数据已经无法证实,只能从各种典籍中找到些许数据,然后加以计算,大概就是在1000~3000吨***的炸药。”

    “受灾范围从东边顺城门大街到北边刑部街、西边平则门,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化为齑粉。”

    “塌毁房屋10931间,灾亡者1万余人。”

    “除此此外,爆炸导致明熹宗的乾清宫发生晃动,正在其中用早膳的明熹宗迅速逃亡交泰殿,途中近侍遭飞砾砸中身亡;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在这次爆炸中受到惊吓,不久身亡。”

    “当天启大爆炸发生后,明政府发布了修省诏书,同时从国库拨出了一万两白银救济灾民。”

    “这次大爆炸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与伤亡,导致明代天启年间的整个社会陷入恐慌与混乱,也加剧了朝廷内部的党争。”

    “这,便是天启大爆炸发生的事件大纲。”

    这些讲述,让大多数观众对天启大爆炸有了个清晰的认知。

    不过仅凭这些些许大纲记载,还难以解析天启大爆炸发生的缘由。

    这时,江哲继续开口解释:

    “在大明时期,是崇尚热武器的,到了后来的清朝,一系列政策下,热武器才开始销声匿迹。”

    “所以,在大家先前的认知中,其实就是军火库发生了爆炸而已,并没有什么离奇的,对吧?”

    说完,他嘴角勾勒一抹神秘地微笑。

    此话一出,直播间内涌出海量的弹幕。

    “就是就是,本来就是军火库发生的爆炸,根本没有什么特殊的!”

    “如果就是一个军火库发生了爆炸,为啥现在我们要把这大爆炸传得神乎其神呢?”

    “多简单啊,那是因为这种爆炸不符合1600年的明朝啊,如果我们现在地球上出现了反物质爆炸毁灭了一个国家,几百年后的未来人也会疑惑:【2024年的夏国就有了反物质吗,这不科学啊!】,所以是一个道理。”

    “嗷~但是江老师已经说了,是火药库附近,而不是现场,这里面就大有文章了。”

    “...”

    此时,报告厅中。

    华云峰和老冯扫视一圈台下,发现历史学者们正在探讨。

    有年轻历史学者好奇地问:“前辈们,天启大爆炸的真相是,难道真的不是火药库现场吗?”

    这群历史学者们纷纷给出差不多的答案。

    “天启大爆炸发生在明朝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王恭厂是明朝的军火库,那里存放了大量的火药。虽然当时的火药多为黑火药,威力较小,但考虑到火药库的管理不善和可能的明火引发爆炸;可能是附近存放的小部分火药燃烧,然后引起了整个军火库的爆炸。”

    “是,我也是这样认为;这样才符合【军火库附近】,而不是【军火库现场】。”

    “...”

    前辈学者们的答案都大差不差,让那年轻历史学者一头雾水,“难道真相就这么简单吗,那一系列夸张的现场反应与各种数据怎么说?”

    那群中年,老年学者一脸不成器地看向那年轻学者:“难道你还真以为明朝有核弹,除了军火库发生爆炸外还有别的解释?”

    “这...”

    就在这时。

    大荧幕中的江哲给出了回答:

    “是的,恐怕现在有许多人都认为天启大爆炸就是一场简单的军火库附近的炸药自燃,然后引火烧身到了军火库现场,产生了大爆炸。”

    只见他竖起一根手指,然后摇了摇头,“我没有说它不是军火库爆炸,而是其中有诸多的细节,不是一句:军火库附近先发生了自燃再导致了军火库现场发生了爆炸就能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