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直播:开局解密祖父悖论 > 第221章:地震引起的!?

第221章:地震引起的!?(1/2)

    就在这时,江哲微笑着解释。

    “是的,只是有这种龙卷风的说法,但实际上并不是龙卷风。”

    “要知道,龙卷风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的王恭厂灾变,就其灾害范围看,极似龙卷风所致。”

    “【东到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

    “这种文字描述,看似是风,也可能是龙卷风,但非常抱歉,龙卷风没有这么弱;只有冲击波有如此威能,将大多数吹化成齑粉。”

    “而龙卷风袭击范围,往往在受害区百米之内,百米之外很平静,就是受灾区与非灾区界限分明,而地震就不明显。”

    “至于石驸马大街的石狮飞出宣武门外,史实确有记载,并且王恭厂之北的数千斤重物———石狮子被甩到南城墙外,然而并未见城墙塌陷;将石狮子远抛。”

    讲述到此,江哲略微琢磨一番,然后摇了摇头。

    “王恭厂的灾难若是龙卷风所致,不符合常理,因为龙卷风常是突然爆发的!”

    “请大家记住:龙卷风的征兆有以下几点。”

    “1:天空颜色变化,龙卷风来临前,天空可能会呈现黑绿色,这是因为积雨云内部的高层和低层风速差异大,形成强烈的对流现象。”

    “2:气象变化,龙卷风常伴随雷雨、电闪、冰雹等天气现象。积雨云内部的高层和低层风速差异大,导致风向迅速变换不定。”

    “3:漏斗云的出现,明显的漏斗云是龙卷风即将来临的重要标志。”

    “4:地面风速变化:地面风速会急剧上升,形成旋转的沙尘和碎物,这是龙卷风即将形成的预兆。”

    说到此处,江哲面露感慨地摇了摇头,“如果真是龙卷风就好了,这就不会成为自然未解之谜了,目前历史文献中,根本就没有对龙卷风的记载。”

    “在古代,龙卷风叫作:【龙吸水、龙摆尾、倒挂龙】。”

    “但可惜,文献中,以及如今流传的传言之中,都没有龙卷风的词汇与迹象;只是目前我们现代人的错误想象。”

    “况且那次灾变前伴随着许多地震前后的征象:从西南方,有声如雷;鸡犬皆惊,振物有声;初九(灾难后3日)丑时,复巨声西来,门窗皆响;震声南至河西务,东至通州,北至密云。所以,‘龙卷风假说’难以解释这些现象。”

    讲述到此,江哲的表情忽然严肃,反问一句:“大家看见了吗,我刚才所讲的,其实出现的最多的就是【震】这个词。”

    “所以,事到如今,大家认为天启大爆炸会是什么引起的呢?”

    观众们正在思索,江哲的解析之中,出现最多的确实是【震】这一词。

    况且这也是【天启大爆炸】历史文献中出现过的最多一词。

    十有八九,天启大爆炸跟【地震】有关!

    该问题一出,无数清一色的弹幕出现直播间内。

    “地震!”

    “是地震吗?”

    “如果是地震的话...等等,好像真有这个可能啊!”

    “...”

    此时,华清教授楼内。

    老子看向庄子,“确定是地震对吧?”

    庄子轻轻点头,若有所思:“嗯,大概率就是地震引起的,我记着上个世纪的唐山大地震之前好像也有诸多印象;我当时就在此刻我坐着的这个沙发上看着黑白电视,黑白电视里播报了唐山大地震;后续报道有说过一些诸多的地震之前的异象,但无人把这个去跟天启大爆炸去联想在一起。”

    “听老伙计你这么说,那么天启大爆炸就有了源头。”

    “只是...”

    老子面露疑惑,“那冲上天的红色火球...就有点难以解释了。”

    在报告厅中。

    华云峰,老冯和一众历史学者,包括气象学者们也开始了激烈地探讨。

    华云峰斩钉截铁地说:“肯定是地震,因为地震确实能引起一系列的天气异象。”

    老冯不敢确定,便向台下问去:“有气象学者吗,能不能给在场的历史学者们一个提醒,大地震能出现红色火球吗?”

    很快,台下有一位西装眼镜年轻女教授起身解释:

    “有!”

    “在上个世纪,1920年,也就是民国九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

    “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矩震级7.9级)特大地震,称为【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时,固原市杨郎镇,在震前一个月左右,连续三四个晚上——”

    “当地人都惊讶地看到了天空中出现的一个奇观: 有一个人头大小的火球,在西北方向的天空中轰轰烈烈地滚动,连夜幕笼罩下的几十里山岭,也照耀得清清楚楚,如同白昼。 ”

    “海原县李俊堡在震前一个月,每天一到下午四五点钟,西北天空都有一只鹰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