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 第357章 兵事

第357章 兵事(1/2)

    于达终还是登上了秦府。

    “沈六元入兵部,可谓杀气腾腾。”

    秦诏也是满脸凝重:“未经过会推,陛下就亲自下旨任命,实在是我朝头一人。”

    自李门衰败后,天子一日比一日强势,此前也提携了不少人,却都还遮掩一番。到了沈逾白,全然不让其他官员插手。

    “如今怕不是称赞沈六元的时候。”

    于达脸色阴沉:“不过二十有二的年纪就已为兵部左侍郎,三年后我朝多位沈阁老怕也不是不可能。”

    二十二岁的三品大员,还是左侍郎,再升迁也只六部尚书。

    更何况,兵部左侍郎就有入阁的可能了。

    此次内阁必要再扩,沈逾白就已有了参选入阁的资格,只是资历太浅,必不会选他。

    可他实在太年轻了,便是再熬十年,也才三十有二。

    三十多岁入阁,也是难以想象的年轻。

    纵是熬也能将他们这些老人熬走。

    若只是如此,于达倒也不这般急躁,左右十年后他也该退了,到时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然沈逾白必不会什么都不做只熬着。

    年前就是因着他,朝中臣子们可谓损失惨重,还冒着雪天回乡救灾,实在是将这群养尊处优的文臣们折腾得去了半条命。

    如此疲倦他们也丝毫不敢歇息,日夜兼程赶回京城,第二日就回各自衙门点卯。

    还有些离得远的,至今未赶回来,然京中各衙门还在正常运转,这实在将一群老臣子吓坏了。

    随着气温回暖,各地的雪陆续化了。

    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地救灾做得很到位,鲜少有冻死的百姓,也并无哪地动乱。

    可惜奔波的百官并无任何功劳可言。

    刚吃过如此大亏,于达自是不会小瞧沈逾白。

    秦诏满脸为难:“陛下信重他,我等又有何办法?”

    话音落下,又是深深叹口气,那叹息中包含着深深的无奈。

    于达瞥他一眼:“听说秦阁老与沈六元颇为不睦,那沈六元好似发誓终身不娶,也果真践行誓言了。”

    秦诏恼怒:“首辅这是何意?”

    于达道:“若让他坐稳了兵部左侍郎的位子,怕是于秦阁老不利吧?”

    秦诏心中冷哼,果真是个奸诈的老狐狸,竟想坐山观虎斗。

    两人带着各自的不满结束这场不算愉快的夜谈。

    待于达离开,秦诏方才冷笑:“我与你可不同。”

    ……

    沈逾白甫一升官,沈家那偏僻的宅院仿若一夜之间成了京城极热闹的位置,来拜访之人络绎不绝。

    罗氏以前虽任过知县夫人,依旧被这等阵仗弄得手足无措,只得去请了崔夫人来帮忙。

    既在京中当官,人情往来是不能少的。

    罗氏渐渐地倒也上手了,无措的却轮到沈逾白。

    甫入兵部,沈逾白一头扎进文卷中,日日披星而归。

    当日沈逾白将土地改革一事详细与天元帝说了,便是天元帝也坐不住,背着手在御书房来回踱步。

    良久之后再看沈逾白,双眼已尽是疯狂之色。

    沈逾白就知他赌对了。

    “逾白可知一旦实行此改革,定然掀起惊涛骇浪?”

    土地握在各乡绅权贵手中,想要从他们手里拿走田地,他们如何愿意。

    到时莫说沈逾白,就连天元帝怕也要人头落地。

    沈逾白却道:“陛下,我朝虽重文轻武,然兵权才可保陛下江山永固!”

    想土地改革,先就要在兵制上进行改革。

    沈逾白本意是将心中所想说出来,不成想天元帝竟就这般将兵制改革尽数推给他。

    他就这般被赶鸭子上架,当了这兵部左侍郎。

    大越武将虽要担任练兵、指挥作战之责,然兵权在兵部。

    沈逾白虽有些才学,却是个彻底的文臣,于兵事上实在不通。

    想要改革,先需将这些兵部事宜都了解透彻,方才能着手。

    和沈逾白相比,苏锦就太高兴了。

    沈逾白每日看的文卷都会拍照给她,她再打印出来研究。

    也可说两人是一同在学大越的兵事。

    “你们大越实行的卫所制,在各地设立卫所驻军,有事从征调发,无事交还卫所轮流戍守与屯田,优点是能保证军源,军队靠军田可自给自足,不需耗费国家财政。若和平久了,军队多半时间都在种地,久而久之更像农民而不是作战的军人,战斗力只会越来越低下。”

    苏锦边翻着资料边道。

    沈逾白极认真听完,犹觉不够,拿着纸笔详细记载。

    待放下笔,沈逾白便很是钦佩道:“阿锦乃是军事奇才!”

    他已看了十来日的文卷,还未掌握透彻,阿锦已能一眼看透本质,实在让他钦佩至极。

    苏锦乐了:“大越的军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