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华兴传 > 第12章 细作问题5

第12章 细作问题5(1/2)

    在马义的主动游说下,又有两名细作选择归顺,与梁衡、蔡勇一起,重点对榆林市的务工人员展开秘密调查。

    与此同时,蔡勇主动向彭少波报告,相比他们这些一线潜伏者,隐藏在崖州的师爷们,才是真正的大鱼。

    他们负责将一线消息汇总起来,再通过来往商船送回府城。

    总之,一条或者数条情报产业链正在逐步成型,将华兴人的消息送到各处官府衙门,以及众多豪强商户手中。

    府城仅是其中之一而已。

    面对如此复杂局面,彭少波只能无奈苦笑,在向管委会众人回报时,大家给出的建议,也是慢慢来,先把各条情报线路捋清楚再说。

    收拾这帮细作不难,甚至到州城闹上一场也没啥大问题,但因为这些举措,把来港经商、务工的人群惊跑了,那就得不偿失啦。

    发展才是当前的第一要务。

    ......

    榆林港内,梁衡在治安局谋了个巡逻队长的职务,蔡勇等人则继续返回各自小队务工,紧锣密鼓地展开调查工作。

    经过月余运作,又有十数名可疑分子进入惩戒营接受改造,并在梁衡、蔡勇等人的策反下,极为丝滑地转换角色,成为双面细作。

    最令蔡勇郁闷的是,竟然没有一人死扛到底。

    有些家伙,竟然将合作视为发财机遇,主动交代内部信息,干起了互通有无的勾当。

    相形之下,华兴人的做法实在令人钦佩,对那些拿不准的人物,仅是找借口调离,绝不滥用抓捕、审讯等强制手段。

    还有就是借众人之口,传些小道消息,点明华兴对细作一事的态度,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主动做出选择,从港内悄然撤离。

    招抚在即,留在港内冒险,只能成为炮灰、弃子。......

    一番操作下来,工人们扎堆聚集的情况明显减少,人群中的那些消息灵通人士,也会在中队长、小队长们的呵斥下,将嘴闭的严严的,以免引来无妄之灾。

    最后,彭少波来到红沙村,与展飞、鲁健昌、赵海波等人密议一天,按照梁衡制定的排查方案,依次对各中队人员来历梳理一遍,并以轮换的名义,将一些可疑分子调出榆林港。

    整个过程平稳有序,竟无一人跳出来搞事。

    像这种层层推进的做法,都是梁衡、蔡勇等人在具体实践中,慢慢琢磨出来的。

    在蔡勇看来,如果没有首长们的充分授权,以及信任鼓励,他和梁衡绝不敢放手施为,更不可能取得如此效果。

    这事要放到府城那边,怕是早被骂的狗血喷头了吧?

    跟着华兴人,确实有干头。

    ......

    安全部在榆林港初见成效的同时,曹洪等人悄然来到临兴总部。

    得知招抚团队仍在路上的消息后,曹洪迫不及待地向梁继盛询问对策,照眼下这种趋势下去,还不知要出啥幺蛾子呢?

    梁继盛告诉曹洪,幺蛾子已经出现了。

    据最新传言,元启帝对华兴宝物极为看重,专门从京城派出团队,前来监督招抚。

    罗治盛一行留在琼州府,迟迟不见出发,应该也是听到传闻,一时间进退失据。

    有这样的超级“幺蛾子”垫底,还会发生多少曲折?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听到这则消息,曹洪也有些懵圈,广东这边谈的好好的,朝廷没来由插上一脚,到底图了个啥?

    搅混水也不是这么个搅法吧?

    稍作讨论,梁继盛继续说出心中想法。

    对华兴来说,与其上赶着求人招抚,倒不如谨守本分,静观其变。

    换到曹家和福瑞昌,也是同样策略。

    咱们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一切等局势明朗之后,再做定夺。

    另外,福瑞昌与华兴早已密不可分,哪怕没有京城强援,也不是谁想推倒,就能轻易推倒的。

    总之,碰到这些破事,急也没用。

    ......

    彭少波兴匆匆走进食堂,直奔梁、曹二人用餐的桌子,一边向曹洪问好,一边说起排查细作的进展,表示这次总算找对人了,马义策反的那个蔡勇,真是个不可多得人才。

    这才一个多月,榆林港内的细作便大幅减少,而且还没搞出啥乱子来,效果相当不错。......

    听彭少波唠叨华兴内部事务,曹洪连忙起身,准备稍作回避。

    梁继盛笑着拉住曹洪,说是你也听听,眼下这幺蛾子,可不仅仅发生在你那边。

    各处官府派来的细作,早已渗透到三亚、榆林的各个角落,表现相当活跃。......

    梁继盛简单作过介绍后,示意彭少波继续说下去,曹掌柜不是外人,正好一起参详参详?

    按照彭少波的说法,榆林港那边经过一番清理,应该能消停一段时间,但隐患依旧存在,是否需要继续细察下去?

    梁继盛沉思许久,表示该查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