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再赴曲梁组织大规模阅兵后,晋悼公率军凯旋而归。
这位年轻晋国国君少年即位,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使晋国上下团结一心,君臣和谐,政通人和,东服中原,南制强楚,晋国霸业呈现蒸蒸日上之势。
晋悼公非常满意,他尤其对自己的一班贤臣很满意。就说这次提拔魏绛为卿来说,一开始,晋悼公是准备任命张孟为新军佐的。
但张孟辞谢道:“主公,应该让魏绛入卿,臣诚不如魏绛矣。
魏绛之智,能胜任卿位,其仁爱忠贞不忘记利国之举,其勇敢果断无愧于公正执法,其勤奋好学不废弃先人之职。
如果魏绛为卿,内外皆得平安。况且这一次,主公也瞧见了,鸡泽之会,曲梁阅兵,魏绛居官守职,严格执法,却言辞逊顺,理应得到主公重用。”
史料记载,晋悼公先后五次要任命张孟为卿,但张孟五次都举荐魏绛。
晋悼公非常感慨,最后提拔张孟为中军司马,提拔魏绛为新军佐。
非但张孟如此,史料记载了另外一位贤臣祈奚的“举贤不避亲恶”的故事。
公元前570年夏,晋国中军尉祁奚因年岁已高,请求归老。晋悼公便问祁奚,谁最合适接替中军尉。
祁奚说:“大夫解狐,为人耿直,公私分明,可当此职。”
晋悼公很吃惊,他问祁奚:“但寡人听说解狐与您很不对付,算得上是您的仇人。您怎么还举荐仇人呢?”
祁奚正色答道:“主公所问的是中军尉之职的合适人选,并没有问谁是臣的仇人。”
晋悼公非常感慨,他对祁奚这种举贤不避仇非常欣赏。
祁奚乃晋国三朝老臣,以公正无私而闻名天下。晋悼公采纳了祁奚的建议,准备任命解狐为中军尉。
谁知的,此时的解狐已经重病缠身,根本无法担任此要职,而且不久后便去世了。
晋悼公只好再求助祁奚,希望他再推荐一位合适的人才。
祁奚道:“那就祁午吧。祁午为人忠直,办事干练,谦虚好学,应能胜任。”
晋悼公听后默不作声,过了良久才问祁奚:“但是,祁午是您的儿子,您怎么推荐自己的儿子呢?难道不担心有人因此而诋毁您吗?”
祁奚正色道:“确实,祁午是臣之子,但主公需要的是一位能够担任中军尉的人才,只要这个人能够胜任,不管是谁的儿子,都值得一用。
臣细数晋国各公族子弟,认为臣之子确实比较合适,因此才大胆向主公举荐,请主公好好考察考察吧。”
晋悼公非常满意,于是任命祁午继任中军尉。
当然,祁午也没有让父亲和国君失望,成了晋国历史上一位出色的中军尉。
祁奚不但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在此之前,他还举荐了自己的好友兼直接下属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
晋悼公刚即位为君,就任命了一批贤才,其中羊舌职是担任中军尉佐的,即祁奚的副职。
羊舌职于公元前570年去世,当时晋景公便问祁奚谁来接任他的中军尉佐之职,祁奚便推荐了羊舌赤。
这次在鸡泽会盟中,魏绛执法如山杀了扬干的车御,晋悼公大怒,要下令诛杀魏绛,正是羊舌赤及时劝阻了晋悼公。
这便是祁奚举贤“内不避亲,外不避仇”的典故,被传为美谈。
祁奚举存过的解狐,也是同样一位举贤不避仇的晋国大夫,留下了一个“解狐荐仇”的典故。
解狐是晋国南阳大夫,为人耿直倔强,公私分明,深得赵武的欣赏。
解狐有个爱妾叫芝英,长得很漂亮,深得解狐喜爱。但解狐没想到的是,芝英居然与自己的家臣刑伯柳私通!
解狐大怒,将两人痛打了一顿后,赶出了解府。
后来,赵武请解狐帮他推荐一个精明能干的家宰,解狐认为自己原来的家臣刑伯柳能够胜任,于是便推荐了刑伯柳。
刑伯柳当了赵武的家宰后,果然非常胜任,赵武十分满意,夸奖他道:“看来,解狐大夫果然没有看错人啊。”
刑伯柳这才知道是解狐推荐了自己,非常感动。自己做了对不起解狐的事,解狐却还帮助自己,自己一定要登门表示感谢。
听说刑伯柳来拜访自己,解狐叫家臣问他是因公还是因私前来拜访。
刑伯柳向着解府深深作揖道:“小人今天赴府,是向大人负荆请罪来了。小人曾经投靠大人,蒙大人教诲指导,如同再生父母。
但小人做了对不住大人的事,一直很愧疚。而大人不计前嫌,向元帅举荐了小人,让小人有了用武之地,这让小人感激涕零啊。”
解狐听说是私事,拿着弓箭便走出府门,张弓搭箭便向刑伯柳射出一箭,箭擦着刑伯柳耳根而过。
刑伯柳吓出了一身冷汗,解狐指着他骂道:“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