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春秋晋国风云 > 第272章 魏绛献和戎五策

第272章 魏绛献和戎五策(1/2)

    中原诸侯不再向周天子进贡,都向晋国进贡了。于是,周王室更加衰落,晋国则更加富庶。

    但是,令英明神武的晋悼公没想到的,正是因为这样的举动,给自己以及晋国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从文治武功来看,晋悼公完全可以算得上春秋时期列国诸侯中最强有力的国君之一,是一位诸侯方伯,真正的春秋霸主!

    但历史没给予他这个荣誉,甚至,宁可给了那位靠仁义道德去争霸的宋襄公,也没有提到过晋悼公!

    那正是因为春秋霸主的标配,往往是这三个:第一,尊王攘夷;第二,国力强大;第三,会盟诸侯。

    晋悼公时期的晋国,无疑是天下第一强国,晋悼公也组织了大量的盟会,得到了诸侯列国的承认。

    但晋悼公却是明目张胆推翻了尊王攘夷的一位晋国国君!

    至于晋悼公不再攘夷,我们也不能认为这是晋悼公的错,晋悼公一开始当然是要攘夷的。

    如对楚国展现的史无前例的强势,那正是晋悼公在内心仍旧是把楚国这个已经成为真正的中原诸侯当成蛮夷。

    对于晋国周边的戎狄部落,晋悼公一开始也想着来个全面打击。如他的前任晋景公、晋厉公那样,总想着彻底平定戎狄之患。

    公元前569年,无终国国君嘉父派大夫孟乐到晋国赠送礼物,希望与晋国建立友好关系。

    无终国,我们在讲齐国风云时提到过,那是一个北方的戎狄部落所建之国之国。

    齐桓公帮助燕国在讨伐山戎时,采取了联合无终国的策略,最终消灭了令支等山戎武装。

    听说居然有戎狄之国前来和好,晋悼公很不高兴。

    “戎狄之人,野蛮而贪婪,咱堂堂中原大国,怎么可以接纳?不见!请诸大夫拟订征伐方略。”朝会上,晋悼公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但是,刚刚进入八卿班子的新军佐魏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魏绛道:“主公,诸侯归附晋国越来越多,连陈国都主动归附。这正是晋国施以仁德,主动帮扶,诸侯主动亲睦的结果。”

    晋悼公点点头,魏绛接着道:“臣认为,对戎狄也该如此。如果一味对戎狄用兵,那我们兵力分散,不能随时救援诸侯。

    如楚国万一讨伐陈国的话,那我们不能及时救援陈国,这便相当于抛弃了陈国。一旦抛弃了陈国,那其他诸侯看在眼里,势必对我们离心离德。”

    晋悼公心头一紧,对啊,如果这个时候对戎狄用兵,那势必要将中原诸侯给晾在一边!

    但现在楚国咄咄逼人,魏绛提醒得对。于是,晋悼公问魏绛道:“那依大夫看,寡人应如何对付戎狄?”

    魏绛道:“一直以来,我们晋国对戎狄政策并不一致,有的是和亲联姻以为同盟,有的是打击驱逐以为敌人。

    相比之下,与戎狄和好对晋国的好处要远远大于与戎狄为敌。臣认为,和戎有五大好处:

    一是获得土地,扩大疆土。

    戎狄重视财物而轻视土地,那我国可以发展与戎狄的商贸,用财物而换取戎狄土地。

    二是安定百姓,发展生产。

    和戎可以保证边界安定,百姓可以放心生活,从而土地得以管理,农业得以发展,商贸得以流通,赋税得以增加。

    三是扩大影响,吸引诸侯。

    连戎狄都主动亲附我国,那我国周边的诸侯、戎狄周边的国家就会因此关注和重视我国,会倾慕我国,加上我国国力强大而选择依附我国。

    四是减少军备,节约开支。

    能够用仁德来安抚戎狄,军队不用出征,武器装备不至耗损,不必为戎狄动用战略物资,增加军备,节约国家开支。

    五是以德服人,远近安定。

    当我们总是把仁德放在第一位,以此与诸侯交往,再远的诸侯也都会来归附,附近的诸侯更加心安。

    如果我们以仁德待戎狄,那才是真正的以德服人啊。”

    晋悼公大喜道:“大夫之言,令寡人茅塞顿开。传令,隆重接待无终国行人!从此,对戎狄之策,就依魏绛大夫所言夫!寡人命魏绛为和戎使者,全权负责戎狄之事!”

    晋悼公欣然接受魏绛意见,从此彻底抛弃攘夷政策,对戎狄采取以和为主的政策。

    无终国国君嘉父大为感慨,他这一次遣使来晋国,一来是试探,二来是示好。

    现在晋国给予无终国的礼待,让这位北狄无终国君非常感动。

    是啊,时代不一样了,戎狄等少数民族部落长期与华夏各族相融,有许多已经是完全融入了中原诸侯。

    史料也许记载了大量的戎狄侵犯华夏之事,但大量的没被记录的,则是华夏与各族的友好相处、互相融合。

    前面我们说过,有的戎狄部落,本偏隅一方,但被秦、晋等国迁至中原,慢慢习惯了中原的生活及各种礼仪。

    当然,一开始还有史料记载这些部落民族奇特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