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春秋晋国风云 > 第286章 秦晋暂时罢刀兵

第286章 秦晋暂时罢刀兵(1/2)

    秦景公很清楚,已经没有什么诸侯国的力量可以击败晋国了。但是,列国诸侯外还有一支力量,绝对能够真正消灭晋国!

    这支力量,当然是晋国的权力斗争。

    晋国欺人太甚,既然不能在武力上报了此仇,那就积极参与晋国的权力斗争吧。

    而眼前就有一个为晋国今后的权力斗争埋下的绝佳定时炸弹,那便是眼前这个范鞅!

    善待范鞅,再是积极帮助范鞅回晋国,那就相当于当年秦国厚待其爷爷士会一样,最终士会回国后,至少士氏家族是倾向于秦国的。

    到后来后,士会入卿尤其是当上中军将这段时期里,晋秦两国保持了数十年无战事!

    范鞅这个人在秦国虽然时间不长,但秦景公隐隐感觉到,这个人精于权术。虽然,范鞅有着其爷爷士会一样的智慧,但没有士会那份源于骨子里的谦恭。

    这种人留在秦国,极有可能会把晋国的那一套权力斗争把戏搬到秦国政坛上来。

    这种人,当然不能重用!

    把范鞅送回晋国,一向晋国示点好,以图边境平安;二交好范氏家族,有利秦国长治久安;三送走烫手山芋,消除隐患。

    一举三得,秦景公心中有了主意。于是,秦景公找了个时间请范鞅喝酒。

    秦景公问范鞅道:“请大夫跟寡人讲讲,如今的晋侯是个什么样的人?”

    范鞅恭恭敬敬答道:“不瞒主公,千古贤君也,知人而善任,文治武功。”

    秦景公叹了口气,道:“今天寡人宴饮大夫,实则向大夫讨教。晋国国富民强,长期称雄列国诸侯,国内人才济济,像大夫般贤臣应该很多吧?他们中有哪些人值得寡人重视、有何特点,请大夫不吝赐教。”

    范鞅恭敬道:“主公,晋国人才济济,如赵武谦逊且有文德,魏绛计多且勇武,叔向博学多采通礼义,张老忠诚且厚德,祁午沉稳临事镇定,臣的父亲范匄能识大体,这些都是当世英杰。

    其他公卿大夫,都能做到明德修身,遵礼有度,勤勉职责,非范鞅不敢妄议非,实乃不胜枚举啊。”

    秦景公心里叹了一声,相比晋国,秦国最缺乏的就是人才。看来,只要这个晋侯在,秦国看来是别去惹晋国了。

    秦景公又问道:“请教大夫,晋国各大家族明争暗斗,你认为哪家可能会率先灭亡?”

    范鞅对栾氏心中怨恨至极,见秦景公如此相问,自然夹了个人感情因素,故想也不想故,张口便道:“非栾氏家族不可!”

    秦景公纳闷了,他没想到范鞅居然会这样回答,不由感起兴趣来,继续问道:“哦,但据寡人所知,如今的栾氏可谓是晋国最得势的家族啊?

    而且,既然大夫认为栾氏家族会率先灭亡,那为何大夫的父亲范匄会嫁女给栾黡,结成范栾联姻?

    大夫赴寡国后,又为何要求寡人将栾针的尸首归还给栾氏?”

    范鞅叹了口气,道:“主公,臣之所以认为栾氏家族一定会灭亡,那是因为栾氏家族得势以来,行事过于高调,为人太过嚣张。

    一直以来,晋国权力斗争不断。但凡是一个家族能够兴起,其实都是祖上积德而荫蔽后世。

    祖上所积之德,子孙后代如果不好好珍惜,不继续添德,那便会将祖上之德不断消耗掉,最终肯定因德尽而福终,福终而祸至。

    丧德容易积德难,消耗祖上所积之德是很快的。只要出现狂妄的后代,飞扬跋扈,盛气凌人,那便意味着家族之德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从最早的里克,到文公以后的狐氏、先氏、胥氏、赵氏、郤氏等等家族,这些主公您肯定都知道,他们被灭,都是因为有了狂妄自大的后人!

    他们有的弑君,有的贪贿,有的抢地,有的打压别的家族,最终使自己走向了灭亡。

    如今栾氏家族,其祖上之德,可以追自栾宾开始,到后来的栾书,代代相积。但栾书担任中军将时,却因为弑君而受到国君猜忌。

    栾氏家族的栾黡、栾针等却不自重,自以为家大势大,盛气凌人,晋国各公卿大夫中早就有人看不惯他们了。

    为了提醒他们,帮助他们,家父多次提醒,还与栾氏联姻,那是不忍坐视栾氏之亡。

    但栾氏家族却不知足,尤其是栾黡,对国君让他统率两支军队而不谦让,还想方设法要为其兄弟栾针谋求卿位。

    据臣了解,栾黡的几个儿子个个都很骄狂,如果不加以自律,臣斗胆直言,栾氏很快便将走向自取灭亡之道!”

    秦景公听得是津津有味,他故作关心道:“那现在,范氏与栾氏因为栾针而交恶,大夫你到了寡国。那大夫的范氏家族势力不是消弱了吗?如果栾氏要加害你们范氏家族,该怎么办?”

    范鞅垂泪道:“臣归秦国,实出无奈,想起父亲为臣而承受巨大压力,臣每天引领东望,祈求父亲平安啊。”

    秦景公感叹道:“大夫贤德,在秦国定能大展身手。寡人不忍大夫之族受到栾氏迫害,那就由寡人出面,帮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