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春秋晋国风云 > 第288章 女齐警示晋平公

第288章 女齐警示晋平公(1/2)

    公元前558年11月,一代霸主晋悼公薨了,嫡长子世子彪继位,即晋平公。

    晋平公的出生年月不详,但是,我们毛估估,这个时候的晋平公最多不过十一二岁!

    因为子,他的父亲晋悼公在公元前573年时才14岁,就算他发育再顽强,那也应该过几年才会有生育的能力吧?

    晋悼公生前为世子彪确定了一位好老师,即太傅叔向。说起任命叔向的缘由,那还有一个故事。

    话说晋悼公有一次与大夫女齐一起春游,君臣两人登上高台,向远眺望,风景如画,心旷神怡,晋悼公情不自禁道:“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吗?”

    女齐看了看这位年轻的晋侯,微微摇头,捋须道:“居高远眺,实属快乐。可是,这个快乐比不上因为德义而带来的快乐。”

    晋悼公诚恳问道:“请大夫不吝赐教,什么叫做德义?”

    女齐恭敬答道:“观察其他诸侯的所作所为,以他们的善行作为效法的榜样,以他们的恶行作为自己的鉴戒,这样的国君便是有德义的国君。”

    晋悼公又问道:“那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

    女齐忙答道:“主公,臣学识浅薄,还不敢妄言德义之精要。叔向大夫知识渊博,熟读典籍,通古晓今,主公不妨请教于他。”

    于是,晋悼公就召见了叔向。君臣几番长谈后,晋悼公被才华横溢的叔向折服。不久,晋悼公任命叔向为太傅,教导世子彪,即后来的晋平公。

    女齐,姒姓女氏,字叔齐或叔侯,后来担任过晋国三军司马,所以也称司马侯。女齐与祁午、张趯、籍谈、梁丙、张骼、辅跞、苗贲皇并称晋国八贤大夫。

    之所以讲女齐,主要是因为他这个女氏。以女为氏,如今已不多见了。

    女氏除了远古神话中的女娲外,历史留名人物主要有商王朝的两大贤臣,即女鸠、女房。

    女鸠、女房是商汤的两位贤臣,但他俩都不是女人。他俩能够被历史留名,是因为他们与商王朝第一大贤相伊尹有关。

    伊尹原是夏末一大牛人,出生在商汤部落,他本想去夏王朝任官,但就在亳地,遇上了女鸠和女房两人。

    两人就叭叭叭一顿劝,动摇了伊尹仕夏的念头,转而辅佐商汤灭夏朝,为商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后来,伊尹担任了商王朝右丞相,在他的治理下,商朝初年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当然,伊尹与女鸠、女房也就成了好朋友。

    也许由于甲骨太贵,反正女鸠和女房是如何劝说伊尹的,直到现在都没有挖掘到了被记录下来的甲骨文,这真的很遗憾。

    但显然,这两人的历史功绩便是劝说了伊尹,终于使伊尹在辅佐商汤中创造了自己的历史。

    女鸠和女房的这个女,就是最早的女氏记录。由于女在古时通汝,所以既有女氏也有汝氏,这就是现在女姓和汝姓之渊源。

    当然,这两个姓,如今实在是太少了。但在春秋时期,女氏是很常见的,也出了不少名人。

    如秦国在秦桓公时期,有一个叫女父的车右,在晋秦麻燧之役中被晋国俘虏。按春秋习惯,被俘的高级将领一般是会得到善待的。

    难道,晋国大夫女齐便是这位来自秦国的女父之后?当然,这只是瞎猜,没有任何考证。

    不过,在这个时候的鲁国,倒有一位叫女贾的季孙氏家臣,陈国也还有一位叫女叔的大夫。

    虽然,史料记录他们的事迹不多,但能够做到历史留名,那也算是牛人了。

    女齐最有名的事迹,那便是后来他对晋平公说的一番话,即女齐别礼仪的典故。

    鲁国到了鲁昭公时,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撤并了鲁国的军队,把军赋土地一分为四,季氏占二,孟氏、叔氏各一。

    鲁国公室权力削弱,连日常用度都需要靠三家的进贡来维持。但是鲁昭公这个人却一点也没有作为,听任三家坐大,完全成了傀儡。

    有一次,鲁昭公朝见晋平公,在晋国演绎了一番经典的礼仪表演秀。据说,鲁昭公进退趋避都非常有范,言谈举止相当得体。

    晋平公非常感慨,他对身边的大夫女齐道:“真没想到,这位鲁侯竟然如此知礼。”

    谁料女齐却摇摇头,不屑道:“鲁侯的这番表演,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知礼!”

    晋平公顿时就懵逼了,道:“不对吧?你看,鲁侯自入晋以来的所言所行,没有违礼的地方,怎么不算知礼呢?”

    女齐叹了口气,道:“主公,依臣所见,鲁侯之言行,只能算是仪,不能说是礼。

    礼是什么?谨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

    主公您看,现在的鲁国,国君不能命令臣子,政令出自卿大夫。

    鲁国自有贤臣而不能任用,屡屡背盟而攻伐莒国。他国有难幸灾乐祸,自己危难却视而不见。国家被三桓瓜分,百姓只知有卿,不知有君。

    这个鲁侯,自己身为国君,将蒙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