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二重君主制的特性。
不管曹昂举荐的这些文武,今后一个个如何了,那见到曹昂,都要毕恭毕敬的唤一声公子。
这就是曹昂的底气所在!!
等到在北一战打完了,夏侯惇真要如曹昂所想的那样,得到曹操的采纳,出任青州刺史的话,那曹昂节制的荆豫徐扬四州,就彻底归曹昂节制了,在这片地域下,曹昂就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至于被孙策占据的江东诸郡,不管是从哪方面说,那都是曹昂的,无非是什么时候打下来了。
在介绍黄忠、董厥这帮文武时,曹昂还特意简单说了他们的功绩,这一说不要紧,更让严象他们感到心惊了。
要知道,如今跟随曹昂来广陵郡的,这还只是一部分啊,在豫州,在荆州,在江淮,那还有不少文武呢!!
是乐进、于禁、李整、李典这帮文武,不是得曹昂举荐的,但他们可都跟随曹操很久了,这些人在曹昂麾下能干各种事,那可见对曹昂的态度怎样。
而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剩下的可都是得曹昂举荐的,这都不是人才济济那样简单了,说是一方霸主,这话一点都不为过!!
这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优势。
曹操也好。
曹昂也罢。
他们在各自的地盘上,那都是享有了这种优势,更关键的一点,只要曹氏父子能越强,那这种优势是会愈发明显的!
曹操要敢在北打败袁绍,曹昂要敢在南打败孙策,这要是传到天下去,看着吧,会改变很多人的想法的。
也是在此等态势下,曹昂及麾下文武,知晓了严象、李术他们这次带来了五千精兵,人虽不多,但却带来了不少粮草辎重,足够支撑广陵前线各部吃上半个月,可别小看这半个月,这就给曹昂调动的时间了。
“眼下的情况怎样,诸君也都知晓了,某就不过多赘言了。”
在一番寒暄过后,曹昂坐回到主位,看着堂内众人,“孙策想趁着我军在北跟国贼袁绍交战,以夺取江淮之地,继而动摇我军斗志与军心,奈何在九江、庐江等地诸君勠力同心下,却没有使其歹计得逞!!”
曹昂讲的话,让众人生出各异想法。
尤其是严象、李术他们,这心底是有感慨的。
江淮的动荡能平息,曹昂是出大力的,可现在呢,特别是当着他们,还有臧霸,却没有强调过自己,反倒是将此战的功劳,全都给了底下的文武,这就不是一般的胸怀了。
但偏偏曹昂做到了。
其实对于一方势力的上位者,尤其是曹昂的身份还特殊,是曹操的嫡长子,是曹氏公认的继承者,今后要继承曹操一切的,在某些时候啊,就不能过分的将功劳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
没有必要!!
而对于一些过错,却是需要将其揽到自己身上的,能把这些做好,那底下跟随的文武,一个个必然会拼死效忠的。
可就是有些人啊,偏偏不懂这些道理,有功就想揽到自己身上,以此来增高威望与权势,而有了过错呢,就想着甩到底下人身上,以避免损失自己的威望与权势。
这种蠢事曹昂可不会做。
乱世纷争下,君择臣,臣亦择君!!
今下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司马毁坏义的风节,所以这时代是奉行孝义的,而当司马毁掉了义,此后的天下,就成了以孝治天下了,而非以孝义治天下了。
“既然孙伯符他不服气,想要在跟我军交战,那好啊,那就跟江东鼠辈接着打!!”
而在道道注视下,曹昂语气铿锵有力道:“有诸君协助某,对江东鼠辈,我曹子修还真没惧怕过什么!!”
“没错!!”
曹昂话音刚落,曹彰、夏侯楙他们就叫喊起来。
黄忠、董厥、严象、李术、廖立、蒋琬等一众文武听到这话,尤其是看到曹彰他们如此振奋,一个个的斗志都极高。
“不过打嘛,也是要讲方式的。”
曹昂伸手示意,随即却话锋一转道:“某有意叫太史慈、王威他们率部撤离江都、东陵亭,所部都集中到广陵城外。”
此言一出,叫不少人脸色大变。
“大兄!”
“公子!”
不少人有些激动的上前。
这仗还没打呢,就把江都、东陵亭拱手相让了?这对麾下士气可是不小的打击啊!!
可黄忠、臧霸、严象几人呢,却流露出不一样的神色。
“莫非曹征东想吸引孙策领兵北上?”
严象想了想,上前一礼道。
“没错。”
曹昂露出淡淡笑意,“别看孙策他们来势汹汹,但诸君别忘了,江东可也没有消停,江东不是铁板一块!!”
“跟孙策这一仗,跟周瑜这一仗,想打多久,咱们不要设下时间,而是看他们想跟我军打多久。”
“想打一年,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