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端着两挺机枪大步往帐外走,李靖和几位副将亲兵紧随其后。
刚走了几步李世民回过头来嘱咐江南,“等会儿飞高一点,这样能安全一些,另外,你没有见过真实的战场,实在受不了就赶紧返回来。”
江南点了点头,“知道了!”
李世民出了大帐,把枪往身后一背,翻身上了一匹乌骓马,马鞍右侧挂着昨天带来的那根马槊。
李靖和几位副将也上了马,跟在李世民身后向阵地的方向疾驰而去。
上百名骑兵护卫也紧随其后。
战鼓声愈发急促,江南也赶紧跑去开直升机。
天刚蒙蒙亮,江南没有看到程处默几个人,但是看到了好几辆拉着大炮开往前方的越野卡车。
即将开战,各司其职,不知道他们几个人在哪几辆车上?
直升机的四周安排了很多军兵看守,见江南走过来,纷纷退到一旁。
江南掏出钥匙上了直升机,启动之后缓缓升空,朝着李世民他们的方向飞过去。
从飞机上朝下俯看,唐军队形整齐的向战场进发,李世民和李靖带着卫队走在最前面。
江南对军事几乎一无所知,但是今天的阵形也看明白了。
因为昨天晚上李靖跟李世民一直在制作进攻方案,江南一直在旁边看着。
一般来说步兵在前,作为主力部队负责正面迎敌,稳固阵型和近距离搏杀,也构成了军队的核心防线。
弓箭手在步兵的后方或者两翼,这个位置相对安全,可以在接敌之前对敌方进行远距离打击,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敌军的冲锋扰乱敌军阵型。
骑兵作为机动力量也会安排在两翼或者后方,战斗初期进行侦察和骚扰,在战斗中可以从侧翼或后方包抄敌军,实施突击或追击,在敌军溃退时进行追击,扩大战果。
今天的阵型就是这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弓箭手的后方是几十枚火炮。
江南在飞机上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敌方阵营。
可能是飞机的出现给了对方未知的危机感,敌方阵营的行进速度明显比唐军要慢很多,显得有些犹豫。
两军渐渐接近。
“嗵……”
一声炮响打破了高原上黎明的宁静。
“这就开打了?”江南嘀咕了一句。
本来还以为像电视上演的一样,双方大将在战场上先大战300回合,然后胜的一方向败的一方进攻。
江南还准备看李世民表演一个七步之内枪又快又准的名场面,双枪直接放倒对方大将,没想到一声炮响直接就开打了。
“嗵嗵嗵……”
地面上炮声不绝,敌方阵营瞬间硝烟弥漫,阵型一下子就乱了。
随后是一阵密集的枪声。
江南往下俯看,李世民骑在马背上,一只手端着一挺机枪,一边追击一边朝敌方阵营扫射。
身后的李靖和十几名副将也是人手一挺机枪,左右围绕在李世民身边朝对方阵营进攻。
瞬间喊杀声一片,响彻草原。
大炮和机枪在这个时代真的就是降维打击,双方实力悬殊太大,云泥之别,高下立判。
对方毫无反抗的可能。
对于吐蕃和吐谷浑联军来说,这就是一场杀戮。
本来唐军的士气就很足,这一次还有皇帝陛下李世民打头阵,士气更是锐不可当。
本来江南还想着掏出手机录一下李世民驰骋疆场的样子,拿回去给长孙皇后和小公主她们看一看英勇的天策上将。
结果场面太过血腥,确实不宜观看。
江南作为一个生在和平年代的现代人,确实有点接受不了这个场面。
战场之上,生死不过转瞬之间。
江南在数百米的高空甚至都闻到了硝烟混杂着血腥味的味道。
尸横遍野,断肢残骸随处可见,确实是惨不忍睹。
江南庆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未曾经历战争的残酷,这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正是他们在战场上无畏冲锋,奉献出一切,才有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飞机上了江南默默悼念英勇无畏的先辈们!
唐军的骑兵机动速度很快,一直咬住敌军逃兵,最后形成了合围之势。
江南飞在天上也没有什么用,只好掉头返回,把直升机重新降落到军营的后方。
回到军帐之后,等着李世民回来。
接近中午的时候,江南闻到了饭的香味。
火头军已经在准备午饭了!
江南溜达到后营,看火头兵做饭。
虽然尚食局和长安城的很多酒楼从去年就开始已经使用铁锅炒菜,但是在军队里因为人数众多,还没有普及这种烹饪方式。
依然以大锅炖煮为主。
火头兵今天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