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刘璋,见刘备的大军已兵临成都城下,城中兵力疲惫,士气低落,士兵们个个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迷茫。刘璋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营帐,心中满是无奈与绝望。刘璋的谋士王累劝道:“主公,我等可再坚守一阵,或许还有转机。城中粮草尚可支撑一段时间,我们可以组织兵力,加强防守。” 刘璋长叹一声,望着城中的百姓,他们拖家带口,满脸惶恐,说道:“罢了罢了,我若再抵抗,城中百姓必将生灵涂炭。我不愿再让百姓受苦。这成都城的百姓何辜,要因我而遭受战火之灾。” 思量再三,他不愿再让城中百姓遭受战火之苦,于是长叹一声,下令打开城门,出城投降。刘璋在下达命令时,心中充满了愧疚,他觉得自己辜负了成都百姓的信任,未能保护好他们。
刘备顺利入主成都,进城之后,刘备展现出他的宽厚仁慈,授刘璋为振威将军,让他前往南郡居住。随后,刘备大摆庆功宴,城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庆功宴上,美酒佳肴摆满了一桌又一桌,士兵们欢声笑语,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刘备对归降的文武官员皆给予重赏,金银珠宝、良田美宅赏赐下去,众人纷纷跪地谢恩。此时的刘备,帐下文有诸葛亮等智谋之士,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猛将,兵马强盛,势力大增。刘备在众人的拥戴下,自领益州牧。至此,天下三分的局面基本已定,各方势力开始在这片乱世中重新谋划自己的未来,而这益州大地,也即将迎来一段新的风云变幻。
孙权在江东得知刘备顺利得了西川,心中不禁又想起了讨还荆州之事。那荆州在他眼中,就如同一颗时刻惦记着的明珠,怎能轻易放弃。他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不停地在脑海中思索着对策,可苦思冥想,却一时没有良策。这时,谋士张昭上前献上一计。张昭微微躬身,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主公,诸葛亮与诸葛瑾乃亲兄弟,我们可将诸葛瑾家小扣下作为人质,逼诸葛瑾去说服诸葛亮,让刘备归还荆州。诸葛亮重情重义,想必不会不顾及兄长一家的性命。” 孙权听后,眼睛微微一亮,觉得此计或许可行,便依计而行,派人迅速将诸葛瑾家小扣下作为人质,想以此逼迫诸葛瑾,让他凭借与诸葛亮的兄弟情义,去说动诸葛亮,从而讨还荆州。孙权在做出这个决定后,心中也有些忐忑,他不确定此计是否真能奏效,但此刻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消息很快传到刘备耳中,刘备心中暗自思忖,此事颇为棘手,犹如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于是急忙召来诸葛亮商议对策。诸葛亮听了刘备的叙述,心中早已有了定计,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点头,示意刘备不必担忧。刘备焦急地问道:“军师,孙权此举太过狠毒,我们该如何应对?这荆州关乎我军大业,绝不能轻易拱手让人,可若不救诸葛瑾一家,又恐寒了人心。” 诸葛亮笑道:“主公莫急,亮已有计较,且看我如何应对。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诸葛亮一边说着,一边在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深知此事的复杂性,必须谨慎行事。
诸葛瑾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路奔波来到成都。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心中满是对家人安危的担忧。见到诸葛亮后,他心中的悲痛与无奈瞬间涌上心头,想到家人此时或许正遭受着苦难,不禁放声大哭起来。诸葛亮见兄长如此模样,心中也是一阵酸涩,眼眶微微泛红,但他仍不动声色地安慰了几句,便带着诸葛瑾去见刘备。诸葛瑾哭着对诸葛亮说:“贤弟,如今全家性命都在孙权手中,你可要救救我们啊!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来求你。” 诸葛亮拍了拍诸葛瑾的肩膀:“兄长放心,我自会想办法。我定会竭尽全力保全家人。” 诸葛亮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能保住荆州,又能救兄长一家。
刘备接过孙权的书信,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怒目圆睁,双手紧紧握拳,大声怒道:“孙权这等小人,竟趁我不在荆州,偷偷将我妹子接走,此等行径,实在是情理难容!我本就正打算发兵杀下江南,找他算账,他却还厚着脸皮想来讨荆州,真是痴心妄想!” 诸葛亮见状,也顺势大哭起来,声泪俱下地说道:“主公啊,倘若不还荆州,我兄长全家都将性命不保。兄长若有个三长两短,我诸葛亮又怎能独自苟活于世?还望主公看在我的薄面上,将荆州归还东吴,救我兄长一家性命。” 刘备佯装沉思片刻,然后说道:“既如此,看在军师的面上,我便分荆州一半还他。可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还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刘备又转头嘱咐诸葛瑾:“子瑜到了荆州,一定要用好言好语去求我弟。云长性如烈火,脾气暴躁,连我都有些惧怕他的性子,你千万要小心谨慎,切莫激怒了他。若是触怒了他,后果不堪设想。” 诸葛瑾连连点头:“主公放心,瑾定当小心。我定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云长。” 诸葛瑾在答应刘备时,心中也没底,他深知关羽的脾气,但为了家人,他只能硬着头皮去试一试。
诸葛瑾带着刘备的书信,满怀希望地来到荆州,见到关羽后,他赶忙呈上书信,然后小心翼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