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 第444章 雁门老妇登闻鼓,冯滂遣使赴咸阳

第444章 雁门老妇登闻鼓,冯滂遣使赴咸阳(2/2)

不察实情,竟囚其子于囹圄,至今三载有余。

    老妇曾求于杨汪,汪不理;又赴太原求见并州牧,牧亦不见。老妇走投无路,方来关中,冀望陛下圣明,为其申冤。

    微臣闻,天子以天下为家,百姓乃国之根本。今杨汪身为雁门太守,不思为民请命,反滥施刑罚,冤枉无辜。其昏庸无道,可见一斑。

    而并州牧,位居高位,却漠视百姓疾苦,拒见老妇,实有负陛下重托。

    弘农杨氏,名门望族,杨汪乃其族人。然法不阿贵,刑不避亲。今杨汪之恶行,若不加以惩处,何以服天下?何以正朝纲?

    微臣自幼苦读儒学,深知仁道之重。今遇此事,若视而不见,袖手旁观,岂非有违圣贤教诲?

    微臣愿冒死进言,恳请陛下彻查此事,还老妇之子清白,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奏章写完,冯滂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将其密封。他唤来信使,郑重地将奏章交到使者手中:

    “此奏章关系重大,务必送到陛下手中。”

    使者接过奏章,面露难色:“大人,此事牵扯弘农杨氏,只怕吃力不讨好。何苦为了一个无用的老妇人,得罪如此强大的势力?”

    冯滂长叹一声,目光坚定:

    “我苦读儒学数十载,不是为了做个懦夫。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若不能坚持自己心中的仁道,那我宁愿做个山野农夫!”

    信使听了这番话,心中对冯滂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单膝跪地,坚定地说道:

    “大人放心,小人定不负所托,将这奏章安全送到陛下手中。”

    冯滂太守欣慰地点点头,拍了拍信使的肩膀:“路上小心。”

    信使起身,将奏章小心地揣入怀中,转身离去。

    冯滂目送信使远去的背影,心中虽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对仁道的坚持……

    信使日夜兼程,快马加鞭赶往咸阳。终于,他抵达了咸阳城。在城门口,他出示了扶风太守的令牌,顺利进入城中。

    信使一路打听,来到了皇宫外。他在宫门外等候了许久,终于有白玉奴前来询问。他将冯滂的奏章呈上,并说明了来意。

    白玉奴接过奏章,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她让信使稍等,便转身进入宫中。

    此时,嬴安正在香书宫中,看着白玉奴们表演歌舞。

    白玉奴小心翼翼地走进香书宫,来到嬴安面前,恭敬地呈上冯滂的奏章:“陛下,扶风太守冯滂有奏章呈上。”

    嬴安接过奏章,打开一看,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仔细阅读着奏章的内容,心中对杨汪和并州牧的行为感到愤怒。

    “这个杨汪,真是胆大妄为!”嬴安将奏章重重地拍在桌子上,“还有那个并州牧,简直是尸位素餐!”

    一旁的白玉奴们见嬴安发怒,都吓得不敢出声,纷纷跪在地上。

    嬴安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他对白玉奴说:“传朕旨意,宣杨汪和并州牧即刻进京面圣!”

    白玉奴领旨,匆匆离去。

    嬴安又看了一眼奏章,心中暗自思忖:“这件事一定要彻查清楚,给老妇人一个交代,也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