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忧患。
文章是好文章,却不是他们想要的。
读书人是为上位者服务,其写的文章也是为统治者服务。
好坏是需求决定。
穆云修心想着,却还是想继续看下去,不过很快他的神态就出现变化。
本以为这篇文章后续会写朝廷应当注重民生、发展水利等常规之言,没想到却有了转折。
昔者先王知兵不可去也,是故天下太平虽平,不敢忘战....
穆云修一眼不眨,逐字逐句的细看,眼睛也越来越亮。
文笔老道,策略严明,通篇其实只说了一个观点策略,那便是建议全民备战!
这不正是父皇想要的么?
这不正是他想要的么?
父皇为报复北魏侵犯才要发起战争,同时也是为了震慑周边。
而他要发起战争,是想在这场战争中争得储君之位。
太子也想发起战争,是想借战争得到兵权。
三人不谋而合,满朝文武也能从中获利,便有了这场战争,唯独百姓不愿意,便要安抚。
这篇策论文章却是完美的解释了缘由。
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
没有原因的发动民众备战,虽然会使民众产生一些轻微惊恐,然而这与突然有一天国家危亡比起来哪个轻哪个重?
这是最后一句,全篇完毕!
也是神来之笔,有画龙点睛之效。
读之令人不觉心生豪气。
这真是一篇完美的策论,一篇当下朝廷最需要的策论。
穆云修深吸了口气,沉声道:\"凭此篇文章,宋池当得圣前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