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事该怎么跟表哥说呢。
苏南伊是张不开口,算了,等会还是先给表哥看看丝袜吧。
......
第二日,朝议。
元景帝久违露面,项王穆云狄还未离京,梁轻舞也在其列,原本她要跟穆云狄同行返回幽州,而今北府军都要调离新安,也就不用去了。
今日这场朝议就把两日前晚宴所定之事布告。
圣前状元宋池也被应允入列,位置还很靠前。
元景帝低沉的声音在殿内传开,所言皆是晚宴之事,三句离不开宋池,因为这些事情都跟他相关。
数道圣旨连发。
长风侯沈崇削爵降为平民。
安国公洛川南降爵为侯。
北府军将从幽州调离,攻打北魏与之彻底无关。
不过梁轻舞也并未脱离,她将暂留京城,在兵部职方司参与攻打北魏计划制定。
宋池内心惊疑,若是如此安排,那他跟梁轻舞岂不成同事了?
在这之后,理敬尖声响起又宣出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膺昊天之眷命,统御万方,惟贤是举,以彰文治。兹有甲辰圣前状元第一名进士宋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晚宴对策,敷陈剀切,深契朕心;经义文章,字字珠玑,堪为天下士子之楷模。
今特赐:
一、京师内城宅邸一座,计三进院落,门悬\"状元及第\"金匾,着工部择吉日修缮,内务府拨银五千两以为营造之资;
二、御书\"文魁天下\"匾额一方,紫檀木座金丝楠框;
三、宫造文房四宝十套,典籍百函,孔雀翎织锦朝服十二袭。
敕授兵部职方司郎中,秩正四品,领军事战争、军训征兵之责。准用银印龟钮,岁支俸米二百石。着即入部视事,参赞军务,当以忠勤体国,整饬戎政。
尔其益懋乃德,恪勤匪懈。上佐枢府之筹谋,下振军伍之纲纪。勿负朕简拔英才之至意,永保功名,光耀门楣。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其声落下,理敬看向宋池,“状元公接旨吧。”
“臣,谢陛下。”
宋池走出班位,躬身接旨。
元景帝满意点头,在朝堂以臣子自称而非学生,不同场合言辞有度,他看着年轻的宋池,是越发满意。
这就好比你看一个人顺眼,不管他做什么都是好的。
元景帝就是如此。
奉天殿内,文武大臣们神色震惊,他们知道陛下看重宋池,却也没想到会这样。
京城分为外城,内城,皇城。
内城寸土寸金,非达官贵人不可居,一座府邸宅院价值非常,陛下直接赏赐了一座,如果说这还是外物,那授予的官职就能称的上是可怕了。
历来状元去处就是翰林院,一般是授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职责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这是培养路径。
当朝首辅宋世文曾也在翰林院待过些时日,后来才到礼部任职。
而宋池却是打破常规,直接做兵部职方司郎中,这个位置可是要害中的要害,尤其在战时,权力极大。
其一言就能影响千、万兵卒。
梁轻舞回头看向宋池,就在刚才陛下让她临时在职方司做参事,即参与攻打北魏战争计划,她是参事,即只能建议而不能做决定,相当于顾问的角色。
宋池是职方司郎中,正是她的上司。
简直荒唐。
奉天殿内已有人不满出身。
年仅十七岁,在这满朝白胡子的朝堂中就是乳臭未干小孩,虽说作了几篇诗词文章,可又怎么能执掌的了兵部第一大司?
最多两个月就要攻打北魏,岂能乱来?
议论声瞬间起了一片。
当即就有一人站出大声道:“启奏陛下,宋池虽为状元,却还是个不足双十少年,根本不懂军务,臣以为任其为兵部职方司郎中有些不妥。”
此人四旬有余不足五旬,身材偏瘦,目光阴郁的盯着宋池,任谁都能看出其眼中恨意。
他就是吏部左侍郎韩青山。
去年,韩家济县分家便因宋池而亡,他在宋世文力保下相安无事,还保住官位,对宋池却是恨意浓郁。
吏部尚书由首辅宋世文兼任,由此便能控制官员升迁,宋世文朝中事务居多,吏部之事常由韩青山代管,也是实权人物。
吏部本就管官员任免升迁,韩青山的话也很有分量。
这一谏言倒是宋世文着急了。
他暗中拉拢宋池的事情只有几人知情,韩青山自然不知,也不能让他知道,却没想到现今要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