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 第13章 情报——唐国篇

第13章 情报——唐国篇(1/2)

    第13章 情报——唐国篇

    唐国,一个新生、强大却已经走向衰弱的国家。

    因为之前淮国遭遇大败,使得赔偿北陵国巨额的粮食,导致国内极其缺少粮食。

    淮国皇帝虽然对各大富商豪门动手,解决了粮食问题,可也提前让这个国家走向灭亡。

    众生教叛乱,黄巾军兴起,短短三四个月,淮国变成了唐国。

    可黄巾军的发迹也不是太光彩,他们开粮接济百姓,对富家豪门动手,分粮分田于百姓。

    也正是因此,黄巾军才会势如破竹,当然,也少不了他们的宣传的理念——人人平等,不再有压迫。

    可这也导致了一个大问题,粮食真的“绝”了。

    一些识趣的豪门早就被压榨得一干二净,而粮食可是五国禁止跨国交易的商品。

    唐皇只能趁着将士气势高涨的时候快速对四国开战,一来减少人口,减少粮食支出,还能获得精兵强将;二来劫掠四国粮食,或者得到其余四国的粮食赔偿;三来可以消除异己。

    第一、三条是我的猜测,哪怕是神秘莫测的“天地阁”,也不敢随意说任何一个皇帝的不是,更不用说揣测皇帝的想法。

    揣测错了,那就完了;

    揣测对了,那完蛋的更快。

    ……

    与四国大战,虽前期获得优势,屡战屡胜却不能让四国俯首称臣前来议和。

    苏毅征战四方,打下不小基业的同时还让唐皇忌惮,间接让人克扣粮草,这也帮助我赢下号称不败的苏毅。

    而苏毅决堤,水淹半个悯州,开创历史先河。

    而我重现屠城之举,屠杀唐国无辜百姓数十万,让唐国不得不前往伊国求和。

    而伊国的条件让唐国刚刚有些好转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条件就是运输大量粮食和钱财。

    钱财倒是其次,粮食却是唐国的命门。

    而提出这个条件的人,恰恰是胡作非为的太后。

    我觉得她的本意应该是让唐国不再议和,使两国再起争端。可因为伊国众生教圣女、唐皇之女——紫虹雅暗中帮助下,最终达成议和。

    这赔偿粮食其实就是走个过场,粮食一半运往武幽城接济百姓,一半送到雨州粮仓储存。

    而这两批粮食又被圣女派人暗中买下,从临海州走北陵国的路子运回唐国。

    黄巾军之前洗劫无数豪门世家,钱财他们不缺,而钱财确是可以在五国随意流通。

    就算没有唐国运来的钱财,以澜部的经营,这些钱财还是拿的出。

    那些暗通款曲,将救命粮食买卖的人被发现,其实也不难发现。

    难民饿死街头,又因圣女有意走漏风声,很快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那一阵子抄家无数,人头滚滚,血流京城和悯州,也从贪婪的官员那里获得无数银两。

    其实就是唐国出钱赔偿伊国,粮食的赔偿只是走个过程。

    粮食对于伊国来说还是不缺,至少除了临海州之外都不缺,只能再用抄家获取的钱财在伊国境内购买粮食。

    也因此缓解唐国的危局,悯州百姓虽然饿死一些人,但这次朝廷的速度足够快,号召悯州大户富商接济百姓,已经逐渐恢复以前繁华。

    在那之后,苏毅回到卞城笼络了一大批朝臣,更有部分将领听命于苏毅。

    我安排的史进成功成为苏毅的心腹,作为天勇大将军的第一幕僚。

    “天勇大将军”,是唐皇给苏毅的封赏,号称一人之下,除了没有实权外,地位还要凌驾于各路王爷之上。

    唐国也有异姓王,只是唐皇不敢封苏毅为异姓王,害怕苏毅前往封地后意图造反。

    唐皇的儿子很多,可多着多着就……没了。

    很多唐国皇子离奇死亡,短短几个月已经死绝,我想其中应该有苏毅的安排和谋划。

    唐国一直处于动乱,尤其是五月于北陵结束战争后,国内已经发生无数场暴动。

    原因嘛,就是唐国的制度,分田于百姓,而这田又逐渐被新的一代“贵族”逐渐收回,哪怕是一名百夫长,也有百亩良田,上面的官职更多。

    尤其是皇族谭家,万亩良田都是往少的说,这样怎么能服众?

    土地刚刚到百姓手上不到几个月,眼看着秧苗逐渐成长,却被官员用各种手段收回去。

    一些百姓愤怒宁愿割掉自己辛苦种出的秧苗,也不想让其他人不劳而获。

    结果……纷纷入狱。

    唐皇也试图制止这样的行为,但牵连过大,牵扯人数过多,他派出去的人也无能为力。

    唯一有可能的人,只有苏毅,但唐皇不打算使用他。

    ……

    如今的唐国局势已然变得岌岌可危,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种四分五裂的状态。

    特别是那苏毅,尽管其手中并无实际权力,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众多将领却对他言听计从。

    只需他振臂一呼,必定会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