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带是行星风带之一,其气象特征主要包括盛行西风、波动性、锋面气旋活动频繁以及温带气候显着。其气象特征的具体介绍如下:1.盛行西风,西风带位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由于地球自转对空气流动的方向起着主导作用,按大气环流总的结构,中纬度的气流是向极地输送,同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因此,西风带的盛行风向为西风,并且一般比较强劲、持久。2.波动性:西风带中的气流并非完全平直的西风,常存在不同尺度的波动和各种涡旋的叠加,通常呈现出波动状态。这种波动包括大振幅的波动(如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等组成的环流形势)和短波(波长1000公里左右,短波槽线和脊线位置随高度向西倾斜较大,强度随高度减弱)。这些波动的存在使得西风带的天气更加复杂多变。3.锋面气旋活动频繁:西风带是温带气旋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温带气旋通称温带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纬度地区的一种天气系统。它大多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因而也被称为锋面气旋。温带气旋的生成和活动是西风带重要的天气特征之一,常常带来云雨天气,有时还伴有暴雨或强对流天气。4.温带气候显着:西风带控制下的天气温和湿润,常年盛行一种风向。在大陆西岸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季不冷,夏季不热,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综上所述,西风带的气象特征主要表现为盛行西风、波动性、锋面气旋活动频繁以及温带气候显着。这些特征共同影响着西风带及其周边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状况。
西风带海洋环境具有气象条件恶劣、洋流系统复杂、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具体介绍如下:
1.气象条件恶劣~1风速高:南半球的西风带位于南纬40度至60度之间,常年盛行五六级甚至更高的西风,强风频繁,风速可达35m\/s,给船舶航行和海上作业带来极大挑战。2气旋活动频繁:该区域是温带气旋的活跃区,平均每两到三天就会产生一个气旋,这些气旋伴随着狂风暴雨和巨浪,导致海况极为恶劣。3海浪大:受强风和气旋影响,西风带海域常年有四五米高的浪涌,在强气旋来临时,浪高可以达到十几米,对海上船只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洋流系统复杂~1西风漂流:在盛行西风的吹拂下,海水形成自西向东环绕地球一圈的庞大洋流,即西风漂流。其长度在南纬40度附近至少有2万公里,宽度可以达到2000公里,厚度在海平面以下2000-4000米区域,海水仍然在随同洋流流动。2与其他洋流交汇:西风带的洋流还会与其他洋流系统相互作用和交汇,如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域,西风漂流与东澳大利亚暖流等洋流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的海洋环流格局。
3.海洋生物资源丰富:1浮游生物多样: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西风带海域仍然有多种浮游生物生存,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2鱼类资源丰富:这里存在着多种鱼类,如鳕鱼、鲭鱼等,它们适应了西风带的环境,在该海域形成了一定的种群数量。
总的来说,西风带海洋环境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地方。虽然其恶劣的气象条件和复杂的洋流系统给人类活动带来了诸多困难,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的生态系统保持了相对独特的平衡,拥有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等待着人们去进一步的探索进行科学考察和深入研究。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山长水阔,江山一代更比一代美。
到了潜龙所处的这个年代,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愈加日新月异了,潜龙带领的中国科考队此次远征航行所乘坐的新能源发动机动力南极科考船“东方红极地十号”上搭载了位居世界科技前沿的“人造小太阳”动力驱动系统和激光束破冰器等众多一流的专业科考设备和先进便携的一体化操作仪器,彻底解决了海上长距离动力能补给和寒冰地带的破冰航行及科考需求,航行穿越在寒冷海域冰层时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多了。
十月十六号,“东方红极地十号”科考船平安顺利地来到了东北印度洋澳大利亚的圣诞岛附近海域。
澳大利亚的圣诞岛(the territory ofchristmas Island)是位于印度洋东北部的一座火山岛,也是澳大利亚的一处海外领地。圣诞岛的地理位置是位于爪哇岛以南360公里,澳大利亚西北1400公里处。
其具体经纬度是在南纬10°30';至10°50';之间和东经105°30';至106°00';之间(也有资料显示为南纬10°36';、东经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