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第一公 > 第五十六章 吓坏了(1)

第五十六章 吓坏了(1)(1/2)

    “太子爷,这是正当季季的桑葚!”

    李景隆刚走,太监包敬就端着个精美,又好似被水汽包裹的的磁盘上来,笑道,“奴婢刚在冰上给您镇了会儿,吃着既凉爽又不伤身!”

    “嗯嗯!”

    朱标接过来,捏了一粒进嘴,笑笑,“酸酸甜甜,不错!”

    说着,他转身回首,“给吴学士端热茶来!”

    一人正从玉华堂的偏殿之中走出,来者正是朱标的老丈人,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吴沉。

    “都听见了?”朱标端着桑葚对吴沉笑笑。

    吴沉躬身,“太子爷,依臣看来....”说着,他抬头笑道,“曹国公实乃大才!”

    “哦?”朱标颇为意外,“评价这么高?”

    说着,却又微微皱眉,对边上的包敬道,“过来,给这冰桑葚里加些乳酪....”

    包敬迟疑,“太子爷,您的身子..”

    “让你去就去!”

    朱标说着敲了下包敬的头,又看向吴沉,“这个评语可不一般呀?”

    吴沉垂手道,“臣就说几件事...其一,乃是曹国公奏议的推行铸造银币事!”

    “嗯嗯!”朱标又是点头,“这主意从头到尾都是他想的!”

    “臣一开始接受的时候,只是单纯的以为,铸造银币之举,乃是为国开源,为我大明国库增收!”

    吴沉正色道,“但随着臣慢慢的了解更多,臣发现曹国公此举,大有深意!”

    说着,他看了眼朱标的神色,继续道,“借铸币一事,收铸币权于中枢。不但统一了大明钱币制式,也杜绝了地方官府私自铸钱的可能。最主要的是.....藩王们不能私自开矿铸钱了!就算私铸,他们铸出来的也是市面和百姓们不认的假钱!”

    朱标眼帘微动,想要伸手去拿身边的瓜果,却发现身边却空无一物。

    “这正合了当年汉武帝的削藩之策。”

    吴沉又道,“财政大权收归于中央,中央号令郡县,统一货币!至此,天下皆皇命唯命是从,亦是集权于中枢耳!”

    朱标点头,不置可否。

    “再者,还有开边关贸易之事!”

    吴沉又道,“朝廷特许的商号,专门经营对外通商一事。这更无疑是....断了藩王们的臂膀。以前边关的贸易,朝廷不做也不许其他商号来做,但是边关的藩王们却一直在做!”

    “所以孤的弟弟们一个比一个有钱呀!”朱标笑笑,好似浑不在意。

    “臣再说最后一点!”

    吴沉又郑重的开口,“就是方才曹国公所奏的,军需采购制!”

    朱标忽摆手,刚端着桑葚走到殿门口的包敬,赶紧端着盘子,躬身慢慢的退了下去。

    “继续说!”

    “是!”

    吴沉道,“军需采购制,表面是给朝廷节省了不必要的损耗,杜绝了其中的贪污,提高产量,消除了冗官冗吏等等....”

    “使朝廷可以用最低的价钱,最快的速度,获得大军的军需!”

    “表面上看,受益的是朝廷。但实际上,最大的获益是地方!”

    “再结合您之前给皇上所奏,放开民间工商业限制的奏议,只要朝廷开放对民间的采购,各种作坊将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作坊一旦做了,无地的百姓就有了活路,不管怎么说起码有了饭吃,家中有了活钱!”

    “作坊盛产各种货物,原材料也都要来自于民间。那么民间男耕女织的自耕农,家中又多了一份稳当的进项!”

    “地主乡绅们见到了经商开设作坊的好处,也可以减免延缓土地兼并的危害!”

    “臣再往远了说...”

    吴沉看着朱标,正色道,“以前曹国公还奏请过票号兑换的奏议,经商最难的就是汇兑,先统一朝廷的货币,再进行官方汇兑。”

    “而后朝廷开放民间采购,许民间工商业私办,再加上开放了边关贸易,对外海贸....”

    “不出二十年,我大明将又是另一番盛世场面!”

    说到此处,吴沉拱手,“臣年岁比曹国公多出两倍还有结余,但相比于曹国公,臣实在汗颜!”

    “按照你所说,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还真弄了一整套新政的法子出来?”朱标笑笑,招手让包敬进来,接了加了乳酪的桑葚,美美的吃了一口,惬意出声。

    “看似不经意,但实则一环接着一环,而且是...”

    吴沉说着,抬头道,“润物细无声!曹国公这份心智和谋划...臣实在难及万一!”

    “呵!”

    朱标却是一笑,“你呀,太看得起他了,他那人哪有你说的神恶魔心智和谋划?他就是想到了什么,就我这边献宝一番讨些好处而已!不过是小聪明歪打正着,偏你这种治国之才,总是喜欢胡乱攀扯,哈哈哈!按你说的,他岂不是管仲桑弘羊再生?”

    “太子爷,这可不是小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