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艘战舰引领在异兽群的前侧对它们前进的轨道进行拦截,恍惚间好像他们所攻击的不是妖兽,而是一群滚烫的陨石群。
直到他们被密密麻麻的毕方群,以远超出数个天文距离之外,进行反向的包围。
在战线的前侧,数百艘战舰各自为战,经过针对性改装的恒星级护卫舰,舰身上被一根根电磁加速管道插成了刺猬。
数千门电磁炮口,每次都能将数千枚磁性耐高温陶瓷介质,以每秒八百公里的秒速飞向兽群。
两向对撞下,庞大的动能让他们所发射的弹丸与毕方群进行接触的瞬间,都能产生一连串的洞穿伤害。
只是不管这样的洞穿伤寒对毕方本体造成了多么严重的伤势,只要没有击中它们的头颅,它们都能快速的愈合。
无奈之下他们舰队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降低弹丸初速,扩大损伤面积,让飞船的与兽群的直线距离不断接近,最后反向冲进了他们清除的异兽空腔内。
放眼望去,他们飞船四周三百六十五度范围内,全都是一个个明亮的高能反应反射点。
深处兽群深处的飞船并没有被包围后的惊慌,他们按照指挥部的计划,将他们战舰内所携带的弹丸质量储备降低到了10%的基准线时,加速向前突围。
四面八方围困而来的毕方甚至都没能接近飞船周边数万公里的死亡线,就被电磁炮击中后,化作了一道光亮照明深空。
他们就像是一群围猎兽群的猎人,在毕方群内外不断游走,想方设法的降低对方的数量,这种近距离交战的手段一直持续了十年。
十年的时间,如今集结了上万战舰群的深空要塞点,终于也到了完工的时刻。
持续多年的质量转化与抛射,让曾经直径在八千多千米的流浪行星瘦身了数千米的直径。
借助星体岩石层,深埋地下的发射筒让现在的这颗流浪行星看起来,像是蜂巢一般千疮百孔。
“不能再以物体质量抛射的形式进行拦截。
每颗弹丸百斤质量抛射,就算我们将整个行星全部分解,也不能完全消减他们的族群数量。”
工程师的提议让深空要塞的指挥长有些疑惑。
“之前你们不是说这种拦截方式是对妖兽群的数量上消减最快的方式么?”
“之前算错了!
快没错,但是消减它们数量快,对咱们物质的消减更快!
现在咱们要塞已经完工,通过并联的重物质衰变反应堆对物质衰变的转化,单纯的能量攻击可以让我们更加持久!”
工程师的话让指挥长眼睛一亮。
“能将这些兽群消灭么?”
“不行!”
工程师无奈的摇了摇头:
“大角星的质量是我们脚下这颗行星的总质量的千万倍。
如果不能将毕方群从它们根源的转换上进行中断,就算我们将整个要塞全部转换成能量和对方相互泯灭,最先顶不住的也只是我们,最多六百年,我们脚下这座要塞行星的总质量就能被完全消耗。”
指挥长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所以咱们输定了?”
“我们的移动速度快与对方,战争持续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让我们产生减员,只能说我们不会输。
只是我们想要完全消灭对方,只能看绕道大角星背面,执行换家战术的深空舰队能不能打断它们种群扩张。”
指挥长闻言无奈的叹口气。
他们眼下的这个战场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舰队扩张,所面临的战局缩影。
在深空中横跨光年的空间距离,他们可以凭借远高于妖兽的速度,对他们进行不断地攻击,在战术上达成碾压。
但是在战略上,依靠完整的恒星系统庞大的质量,它们从根本的数量上似乎就锁定了胜局。
位于大角星小行星带的玄武舰队。
他们从四年前赶到这里时,已经在小行星带内停留了六年。
从伪装的深空光学望远镜观察整个大角星。
庞大的恒星表面上,密密麻麻毕方群似乎遮蔽了整个恒星光谱,取而代之的是它们体表覆盖上万度的高温等离子体,替代了恒星辐射。
它们庞大的群体不断围绕着大角星恒星盘旋,呈现出五条绚丽庞大的光带。
光带的一端是它们经过环绕大角星引力加速后,飞向织女星的起点,另外四条是联系在恒星系统内的行星上。
在整个恒星系统内两颗岩石行星和两颗气态行星上,各自都蔓延出了一个由毕方兽群组成的庞大光带与恒星相连。
刚刚赶到大角星系时,它们还对这四个行星奇怪的光谱数据和大气层密度感到疑惑。
只是等他们以伪装的卫星对这些行星进行考察时,才恍然发现。
这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