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冒姓琅琊 > 第244章 话题

第244章 话题(3/3)

孤身一人得免,为报家仇事北魏,从华夷之别的角度易受非议,但从孝的角度则无可厚非。所以即便席恭穆厌北,在说到王慧龙投北朝时,也没有太苛责。

    ②保罗·福塞尔的引用见他的专著《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第七篇。

    ③王琰史中无传,不过也有蛛丝马迹可供考求。《冥祥记·自序》云:“琰稚年在交趾......至泰始末,琰移居乌衣。”

    辽宁博物馆藏《万岁通天帖》中收王僧虔的《为王琰乞郡启》:“太子舍人王琰牒在职三载,家贫,仰希江郢所统小郡,谨牒七月廿四日,臣王僧虔启。”

    由是知其还京后住在乌衣巷,又曾为太子舍人,因家贫乞郡。

    ④《魏书·王慧龙传》:“及鲁宗之子轨奔姚兴,后归国,云慧龙是王愉家竖僧彬所通生也。”

    ⑤《魏书·王慧龙传》:“身殁后,乞葬河内州县之东乡,依古墓而不坟,足藏发齿而已。”王洪军推断:“河内州县之东乡”指的是“河内野王县北白径道东北”太原王氏的祖坟地,“古墓”二字很可能是“祖墓”的讹误。参《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以太原王氏为中心》第五章。

    ⑥大鼻是太原王氏遗传的外貌特征,类似哈布斯堡下巴。所以太原王在江南还有个外号叫‘齇王’,《晋书·王湛传》载王湛“龙颖大鼻”,王慧龙跑到北魏之后,崔浩也是看他鼻子更加确信他身份。(《魏书·王慧龙传》:“王氏世齄鼻,江东谓之齄王。慧龙鼻大,浩曰:“真贵种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