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城主,您与古城主应有交情,此事就由您来向他说明一二吧。”
“遵命,少将军!”姜卫才应声而出,自人群中缓缓踱步向前。
身为毗邻两城的城主,他与古力自是旧识,这份默契无需多言。
古力见状,心中的疑惑如潮水般翻涌得更加剧烈。
他实在难以理解,在这庆国风雨飘摇、局势动荡之际,姜卫才怎会现身于此,与裴清并肩而立。
这一幕,无疑在古力心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让他愈发摸不着头脑。
姜卫才缓步至古力面前,双手轻轻一拱,面上挂着一抹温文尔雅的笑意。
“古力兄,别来无恙,久违了,姜某这厢有礼。”
古力亦是温文尔雅地回以一礼,眸中闪过一丝好奇之色,随即望向姜卫才,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
“姜城主,此行何以会伴随在少将军麾下?真是令人意外。”
姜卫才不由自主地朝裴清侧目,只见裴清面容宁静如水,仿佛胸有成竹,丝毫不惧他言语间的分寸。
捕捉到裴清那份从容不迫,姜卫才心中顿时明了,裴清已将话语权全权托付于他。
他略作沉吟,眼神中闪过一抹深思,随后转向古力,语气平和而坚定:
“时下我大庆王朝正值多事之秋,风雨如晦,时刻面临着被乾国鲸吞蚕食的危机。目睹裴少将军即将挺身而出,奔赴前线以御外侮,我心潮澎湃,遂决意追随少将军的脚步。虽已至暮年,体力不复当年,但在后勤琐事之上,我自认尚有余力,愿为少将军分担一二。”
姜卫才神色自若,言辞恳切,若非裴清等人心中明镜似的知晓他们是“请”来的帮手,恐怕任何人听了这番话,都不会有丝毫疑窦。
至于古力,对此全然不知,自是毫无戒备,深信不疑。
闻听姜卫才一番释疑,他面上的忧虑瞬间烟消云散,转而换上一副钦佩之色,目光诚挚地投向姜卫才:
“姜城主高风亮节,实乃古力心之所向,敬佩之情,难以言表。”
言罢,他神色微凝,片刻后又流露出一丝疑虑,轻声问道:
“然而姜城主,诸位若皆离去,这城中岂不是仅剩妇孺老弱?倘若青牛山的贼寇趁机来袭,意图掠夺,我们又该如何是好?”
“哈哈,古城主勿忧,这正是少将军嘱咐我细细向您阐明的关键之处。”姜卫才朗声大笑,眼神中满是对裴清的敬意与赞赏。
说实话,在此之前,姜卫才压根儿没想过裴清能如此轻而易举地将青牛寨的山匪一网打尽。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不过短短一两个时辰的光景,裴清麾下的一百精兵便已将青牛山匪患彻底荡平,这结果着实令姜卫才大跌眼镜。
古力闻言,亦是愣了片刻,随即赶忙朝姜卫才抱了抱拳:“姜城主,还望您能为我指点迷津,解我心中疑惑。”
姜卫才轻轻颔首,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向裴清抱了抱拳,眼中满是敬仰之情:
“古城主,此行前往青彭郡的途中,少将军已先一步雷霆行动,将青牛山上的匪患彻底清除。那些冥顽不灵之徒,已就地正法;而愿意悔过自新的,则被编入队伍之中,正以劳力之姿,协助运输物资。”
言及此处,姜卫才的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自豪之色,仿佛那荡平山匪的壮举,他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但从他那激昂的神情中,却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这样的错觉。
“什……什么?”
古力闻言,惊愕之情溢于言表,仿佛被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撼得一时语塞,目光在姜卫才那因激动而略显扭曲的脸上徘徊,试图从这叙述者的表情中捕捉到更多信息。
他简直不敢相信,裴清竟有如此细腻的心思,连隐匿于山林间的匪患都未雨绸缪,纳入考量之中。
更令他震惊的是,自己尚未察觉分毫之时,裴清已悄然将那些为非作歹的山匪一网打尽。
先前,他还对姜卫才将军为何弃守城池,毅然追随裴清奔赴前线感到不解。
此刻,一切疑惑烟消云散。
原来,是裴清早已不动声色地将那潜在的祸患拔除。
他满怀敬意地望向裴清,眼神中满是感激:“少将军,您真是周遭百姓的福星,您铲除这一大患,我们感激不尽。”
言罢,他朝着裴清深深一揖,满含敬意。
裴清轻轻摆了摆手,笑容中带着几分谦逊:“古城主言重了,此乃裴清分内之事,唯有如此,方能令三军将士上下一心,共赴国难,抵御外侮。”
言及此处,他的目光转向了古力:“古城主,眼下是否可召集城中守城将士,随本将军一同出征迎敌?”
古力猛地回过神来,连忙挺直了脊梁,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