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朱雀门。
一夜灾难,惊魂未定的洛阳楚人,
秩序一恢复,数量庞大的楚人,迫不及待,争着出城。
朱雀门前,队伍蜿蜒如蛇,
洛阳楚人,有的蓬头垢面,拖家带口。
有的则是前呼后拥,车马数辆。
这一刻,富户与庶民想法一致,都赶着离去。
楚人崇尚中庸之道,洛阳动乱,
他们不想管是赵王厉害,还是皇帝厉害。
他们也不想管龙椅上座的是谁,
他们只想离开洛阳这个是非之地,先躲避兵灾再说。
这样的情况,在洛阳十二门都普遍存在,
至少几十万洛阳楚人,要急着离开洛阳避难。
可怕什么来什么,就在城门拥挤,大量楚人滞留等待时,
一支官军骑兵部队,踏起烟尘,奔腾而来。
“皇帝有旨,封闭城门,抓捕奸王周云。”
“皇帝有旨,封闭城门,抓捕奸王周云。”
……
朱雀门披坚执锐的兵卒,听到圣命的第一时间,立刻驱赶楚人。
大门洞里,不少楚人想要蒙混过关,可等待他们的是长矛利剑。
“杀人,杀人啊。官军杀人了。”
“不要,不要杀我,我不出去了……”
楚民的哭嚎声、求饶声,充斥城门洞,可这些没有丝毫作用。
长矛平刺,大盾前压,城门洞里鲜血淋漓。
一声巨响在城门洞回荡,铜锭四丈朱红大门应声关闭。
城门远处,不少滞留的楚民还没搞清状况。
他们这两年,被建安军的秩序养刁了,还以为是周云摄政王时代。
有心人唆使,朱雀门前爆发了骚乱,几万楚人不甘心,大喊出城。
聚众咆哮,企图冲击城门关卡,杀无赦!
禁军只警告了一次,楚民不散,随后就是官军屠戮。
一时间,朱雀门前,人头滚滚,鲜血染红了长街,
数万楚民恐惧尖叫,这才慌忙逃跑,作鸟兽而散。
变了,一切都变了。
潮水般的洛阳楚民眼中含泪,憋屈的离去。
尽管心中怨恨,可作为最底层的弱者,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他们只知晓,昨夜赵王周云不奉召,连夜杀出了洛阳,随后洛阳就乱了。
朱雀门远方,如同潮水般离去的人群里,
隐藏着两位络腮胡八尺汉子,其中一位看着这一切,拳头握的吱吱作响。
他们身覆湛青江湖布衣,长剑被布匹缠绕,
两位剑客最后看了一眼朱雀门,叹息一声,随后跟着人流离去。
黎明不是动乱的结束,而是另一场动乱的开始。
自天亮起,洛阳到处在杀人,尤其以城东为主。
洛阳大部分区域,余建山跟杨猛都遵皇帝令,维持秩序,恢复了安宁。
唯有洛阳城东,兵马横行,连房索屋,皇城司太监挨家挨户点财。
这种暴力行为,自然遭到了各家权贵的激烈反抗。
可洛阳精锐战兵都是皇帝亲军,权贵说理还行,
要是企图像过去那样动粗,那就是抄家灭族。
这一路所见,到处是公卿贵胄被押解在府门前,
当着洛阳百姓的面,肃清罪状,随后立刻斩杀。
天街踏尽公卿骨,城门挂满权贵头!
这一次门阀权贵失算了,到现在,他们已经很确定,
没了赵王,洛阳权贵根本不是皇帝的对手。
整个洛阳的兵马,在权贵面前,似乎放开了刀兵,异常凶悍。
除了建安军两将还控制一下。其他的,如禁军、虎卫军、左右牛卫等等,都是极为暴躁。
他们将昨夜丢失颜面的怨气,都撒在了权贵将门头上。
这些伐宋的兵马很不服气,他们认为,昨夜要不是这些废物挡路,
不说拿下周云,可让李信一千骑兵驰骋洛阳,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城东。
柳树干枯。
烈火还在燃烧,赵王府不少楼台浓烟滚滚,繁华的府邸已化作焦土。
院墙外,围满了皇帝的兵卒,一波又一波赵人,被抓住屠戮。
“项济,忘恩负义的狗贼,爷爷做鬼……啊……”
“我家将军,迟早灭了大楚……”
……
长矛乱刺,一个个带着木夹的五郡籍贯之人被杀。
昨夜,赵人当然不可能全部跑完,倒霉者是肯定有的。
但这里面大多都是无辜的,只不过是有些人借着这个由头抢劫而已。
甚至两位剑客发现,有些人,都不是五郡籍贯,也在被杀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