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这份侧写的准确性无法保证,但这却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一个直面宇宙黑暗,探索未知文明的开始。
初步的侧写分析很快完成:
该地外文明的文明等级显着超越已知K-帝国,推测其在宇宙中存在已逾亿年。关于其当前存续状态及文明进化程度,尚属未知领域,但基于火星的情况,可推断有卓越的科技实力,极强的生存与适应能力。
该文明掌握了一种利用活体水晶高效收割星球资源的技术。这些活体水晶依靠辐射能量生长,具备强大的矿物和能源提取能力,直至将星球资源耗尽。表明其在资源利用和能量转换方面的极高造诣。
同理,根据火星的资源掠夺行为,该文明的行为模式呈现出明显的掠夺性与迁徙性。具有一定程度的游牧民族的特征,待星球资源被收割殆尽后,便毅然离去,追寻下一个目标。
基于现有信息,智囊团推测该地外文明的潜在动机可能与资源需求、生存扩张或文明使命有关。
他们或许在追求某种稀缺资源,以满足自身文明发展的需求;或许在执行某种超越我们理解的文明使命,推动宇宙演进的进程。然而,具体动机因缺乏相关资料,无法断定,仍需进一步观察与分析。
最后,根据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技术特点,国家智囊团将这个地外文明命名为“星迁族”。
当然,现在想这些除了给自己添加压力,没有任何作用,与其沉湎于未知的恐惧,不如集中精力解决眼前的危机。
因此,华国政府决定将星迁族的消息严格保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与此同时,人类开始将精力投入到“复仇远征”计划中。
毕竟,相较于虚无缥缈的“星迁族”,K-帝国的威胁更加具体和紧迫。
倾尽全力备战,不仅是为了复仇雪恨,更是为了守护人类文明的火种,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星际冲突做好万全准备。
=====以下不算字数
资料来源《科学》杂志
火星并不是一颗死寂的星球,2018年美丽国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并发回了探测报告,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在其降落的两年多时间里,发生了将近500次的地震。这表明火星内部仍在活动,火星的内核仍然在不断释放热量,甚至有专家猜测火星正在逐步醒来。同时,也可以说明,早期火星可能真的经历过一段宜居时期。
只不过,这一切在大概39亿年前突然戛然而止。
研究者认为,当时一颗陨石撞上了火星,受到撞击的影响,导致火星磁场出现了问题,火星没有办法继续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最终伴随着磁场的消失,火星也走向“死亡”。
从时间上来推断,如果火星有将近10亿年的宜居期,那么,火星是完全有可能孕育出生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