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 第211章 医院遇到的糟心事

第211章 医院遇到的糟心事(1/2)

    新的一天,新的科室,没错,陈勇轮转到下一个科室了。这次陈勇待急诊内科了。

    天幕下,人们看着陈勇又往急诊走,疑惑的问道:“之前不是待过急诊吗?”

    “对啊,天天来一群挂彩的,或者骨头断的,好吓人诶,怎么又去那了”。

    随后陈勇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解释。

    急诊内科与急诊外科是急诊医学的两大分支。急诊内科主要处理非创伤性内科急症,比如说脑卒中、中毒,又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诊内科主打一个通过介入的方式和药物、监护等方式稳定病情,只要稳定了,赶紧摇住院部人来接去住院。

    急诊外科则专注于创伤及需手术干预的急症,骨折、严重烧伤或开放性伤口,外科嘛,侧重点当然是手术了、小到清创、止血、固定等操作,大到紧急接断指,或者急腹症(阑尾炎、肠梗阻)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陈勇待的外科,他老师带着他去做急症收上来的阑尾炎手术然后又去切一切痔疮。而且陈勇待的医院没有细分出肛肠科,这意味着....,没错,陈勇要负责给做完手术的患者换药或者给需要肛门用药的病人上药。

    网上有人遇到过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暂时失控被喷的,陈勇运气好,只遇到过一个,而且感觉要出事的时候躲得快,嘿嘿。

    天幕下,人们听着陈勇的解释。

    “啊啊啊啊,好麻烦啊,分这么细作甚”。

    “这后人能分清楚吗”。

    “不知道,总有分不清的”。

    其实陈勇很像说,没必要记太清楚的,去了医院,出了血,挂急诊就对了,因为第一步是止血,要处理伤口,清创防感染。没出血,那么能站着进来的去门诊,推进来的挂急诊,急诊内外科经常混在一起干事,不确定直接问就是了,然后会有分诊台的人引导是急诊外还是急诊内。

    就在陈勇还觉得今天早上应该挺安全的,然后就来了个家属。

    “医生,我那个挂急诊内科还是急诊外科啊”,一个家属无视了外面的分诊台,直接进来问。

    陈勇:“外伤吗?还是....”。

    “呃....内伤”,家属想了想,卡顿了片刻的他最终说出了这么一句。

    “内伤?”,陈勇和刚赶过来的护士都愣了一下。

    “有没有伤口,有没有出血什么的”。

    听到医务人员这么一说,那家属反应过来,连忙说是摔倒了可能是骨折了。随后护士就让他去急诊外科了。

    其实很多人一害怕或者紧张了就容易语无伦次的,又或者纯粹就是糊涂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医务人员喜欢引导式的对话,不然患者能扯很多很多东西。可这里陈勇这种没经验的,一句话给人带沟里去了。

    就比如这种场景,陈勇就真的经历过。

    没经验的年轻医生:“老人家,你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之类的疾病啊”。

    患者自信满满的回答:“这些都没有, 身体好着呢”。

    医生:“那有没有长期服用什么药物啊”。

    患者:“吃那个两个瓜”。

    医生靠着经验猜测:“二甲双胍吗”

    患者:“对就这什么瓜”。

    说没这些病,有有吃药,那就只能接着问咯,“那你为啥要吃呀?”

    患者:“你看你这孩子不吃, 我血糖不就高了吗”。

    “......”,年轻的医生感觉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哎~~,血压呢, 血压高不高,在家有没有量”。

    患者:“不高”。

    医生:“那桌子上这个硝苯地平是你吃的吗”。

    “那是我吃的呀”,患者那是相当的配合,有问必答。

    医生不死心的问了一句:“那你知道硝苯地平是治什么的吗?”

    “治血压高的呀, 这你还用问我,小医生你学艺不精啊”。

    “你刚才不是说你血压不高吗?”医生对此欲哭无泪。

    “是不高啊,吃了药我就不高了呀”。

    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比如说遇到过一个老人和他女儿来就诊,问血压平时怎么样,回答血压很正常,每年体检都说是正常的。 又问除了体检平时在家有测血压吗?说的是血压一直挺好的,就没在家测过,现在头晕脚还轻飘飘的就来医院了。

    于是护士拿出血压仪准备给老人测一个,老人突然说“你等一下,我先吃个药。” 然后摸了个小白药瓶,上面标签都撕了的那种,倒了一粒药出来就往嘴里塞。急的护士喊人了,跑医院二话不说就吃未知药品,那能不急嘛。

    一群人费半天劲才给老人劝住。其实小药瓶里装着硝苯地平,以前每次体检之前老人都要来一粒。 问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老人解释说吃了那个之后做出来的结果就是正常的了,然后问他是不是白大褂高血压,就是看到医生会紧张然后血压高。结果也不是,单纯就是为了“保持正常”。

    合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