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南宋北中 > 第223章 接舷战

第223章 接舷战(1/2)

    几百条大大小小的宋船呼啸而来,直奔金兵船队中间部分。这是王有志和虞允文搜集了采石矶以东所有的船只。王有志甚至把很多阜康运输和青龙货运的大部分船也征用了。

    金兵船上的旗号看得很清楚,前面的船是汉军。他们还裹挟一些老百姓,战斗力很差。根据王有志的命令,水师放汉军登陆,到时候自然有步兵收拾他们。

    距离金船还有二里多路的时候,张河大喊:“链弹,放!”宋军船头的小炮轰的一声,放出一股浓烟。烟雾中窜出一条旋转的怪蛇,带着凄厉的怪声飞向对面的金船。

    一听到这个声音,金船上的契丹百户顿时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后跟一直冲到脑门。经历过采石之战的他,不由得上牙打下牙,这东西太吓人了。

    还没等他做出什么反应,那条怪蛇一下就把这艘船的船帆撕得粉碎,尾巴一甩,把刁斗上的了望哨打掉了半个身子。怪蛇还不罢休,又跳到甲板上,血肉横飞地清出了一个巨大的圆形。

    百户从船台上一看,忍不住吐了起来。按照上峰的命令,抓来的百姓放在船头和两侧,把他的士兵都护在中间。结果这链弹掉到了甲板中间,“精准”绞杀了十几个战兵。

    这是真正的“绞杀”,链弹不但给人脱盔甲脱衣服,还脱血肉。甲板上一大滩血肉和骨头,好像屠夫卖肉快收摊时,肉案上的样子。

    边上还有一个战兵,趴在那里惨叫。他的一条腿已经没了,另一条腿还剩了大腿骨。白花花的骨头像是被炖了几个时辰一样,上面几乎一点肉都没有。

    百户强压着胃里翻上来的酸水,一边脱皮甲,一边喊道:“七梢炮,火弹,放!”

    金兵拉动七梢炮,浸了桐油包着布条的火弹拖着浓烟划出弧线,砸向宋船。空气中弥漫着桐油与焦布的刺鼻气息。

    其实百户也知道,距离还远,根本打不到。他就是要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要是都看着链弹留下的那些碎骨头烂肉,当兵的可能就都吓得跳水逃跑了。

    但很快宋军又发一炮,虽然没有命中七梢炮,但也引燃了旁边的油罐。好在七梢炮旁边早就备好了大量沙土,很快就扑灭了大火,但显然也不能再用了。

    宋军的战船已经逼近上来了,冲角像切豆腐一样,楔入了金船。没等金兵缓过神来,宋船上枪声大作,无数铅弹打过来。金兵还是陆战的办法,前面排了大铁盾,弓箭手躲在后面放箭。

    不幸的是,这是在船上。宋军的楼船非常高大,火枪兵居高临下。大铁盾没法完全遮盖弓箭手,更何况大铁盾本身都挡不住燧发枪的近距离射击。王有志还阴险地让人在船楼上装了一些直径碗口大小的霰弹枪,几次怼脸射击后,金兵就不敢在船台上露头了。

    一个金兵小头目刚解开甲板上的拍杆,就被宋军一枪轰掉了小半个头。宋军仗着船高,先对着甲板内圈和船台扔了几十颗手榴弹。金兵瞬间飞起一片,剩下的被爆炸和冲击波震得目瞪口呆,如同吓愣的鸡,一动不动。

    趁着硝烟的掩护,赤膊的跳荡兵口衔短刀,用绳子荡了过去。有些人借着这种从天而降的势头,一刀就砍在金兵的头上。金兵迅速反应过来,百户一边指挥舱室里的弓箭手掩护,一边指挥甲板上的金兵背靠船舱口列阵。

    火枪兵们大喊“趴下”,跳荡兵们马上卧倒,百姓们早就都吓得躲在船舷下瑟瑟发抖,只有金兵们严阵以待。宋军的楼船上三层火枪手一起开火,金兵被割稻一样成片倒下。楼船像个喷火的海怪。

    蹲在舵楼里的百户急了,不顾危险,站起来大喊:“撤到船舱里!”他话音未落,从窗口飞进几发子弹打在他胸口,直接撞碎了护心镜,搅碎了他的心脏。下面的跳荡兵,扔出几颗手榴弹,顿时把凑在一起的金兵炸散。

    剩下的金兵一哄而散,有的跳水,有的逃进船舱。一个跳荡兵伍长,抓起一具金兵尸体扔了下去。几支羽箭,啪啪射在尸体上。伍长摸了一颗手榴弹扔了下去,轰的一声,里面冒出浓烟。

    紧接着,里面的人大喊:“不要打了,我们投降!”跳荡兵让金兵先把武器扔出来,然后抱着头走出来。

    清理船舱后,发现水手都是汉人老百姓。跳荡兵就把金兵都捆起来。让水手开船到下游去找当地的驻军和民团,不要去京口,那边分不清,可能会开炮击沉。就这样,一艘艘金军的船只或被击沉,或被虏获。

    张河的大船不敢停留,龟山上的大炮在对着江中的宋军大型船只轰击。不过金军炮兵的准确率很低,而且本能地跟炮船对轰,毕竟炮船直接威胁炮垒。

    而完颜亮等指挥者,看到炮船在江中不断撞沉金船,也要求自己的炮兵去打敌人的炮船。他们还要求那个神勇大将军炮去轰金山等地宋军炮兵。

    如果是高全在,一定会嘲笑这种炮兵对轰。炮兵打炮兵,很难有多大战果。因为比较远,炮兵要么在坚固的堡垒中,要么是移动的。而打步兵和运兵船,那就要划算的多。

    这是西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最伟大的炮兵战术专家,拿破仑一世提出的炮兵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