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号,女篮的铜牌战率先展开,美国队88:74击败了古巴,拿到了一块食之无味的铜牌。
这次美国队明显实力不足,她们在上半场甚至和古巴队打成了平手,下半场才发力赢下比赛。
和1988奥运会的男篮一样,美国女篮也遭遇了滑铁卢,下次奥运会他们该派出更强的阵容了。
7号晚上,中国女篮在决赛和独联体争夺金牌,中国男篮全队来到现场为女篮加油。
男女篮一起进入奥运会决赛,这在中国大球运动史上可谓史无前例,中国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和男篮的绝对核心不同,中国女篮代表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准,每个球员都发挥了最大作用。
核心中锋郑海霞,长得高大、粗壮,却有着极为细腻的手感,和甘国阳一男一女,成为中国篮球的内线擎天柱。
女篮外线有身高只有一米六六,却有着优秀组织、进攻能力的丛学娣,在对着古巴的比赛中,丛学娣三分球8投5中,拿下20分2次助攻3次抢断,是中国队杀入决赛的头号功臣。
除了一内一外,一高一矮两个核心之外,中国队还有突破速度奇快的李昕,以及柳青、李冬梅、展淑萍、王芳等多名实力不俗的干将,球队球风强硬,比赛打得顽强,可以说是中国女篮的黄金一代。
只不过相较于对手独联体,也就是曾经的苏联女篮,中国队和他们的实力还是有差距的。
决赛时间安排在了晚上六点钟,四点多的时候,赛前甘国阳专门到更衣室为中国女篮加油鼓劲。
他握住郑海霞宽大的手,道:“我把我的手感和能量传递给你,到了比赛你别怕,就是打!千万千万不要退缩。你知道的,奥运会的机会,错过一次,可能就是一辈子,一定要抓住才行。”
中国队和独联体之间有实力差距,但不像男篮和梦之队那样不可逾越。
女篮一样受到甘国阳不少帮助,在训练、伤病调养方面,甘国阳都动用了开拓者的资源支持女篮。
对郑海霞而言,身体是她的优势,也是她的劣势,巨大的身躯对她而言负荷太大了。
还要参加高强度的对抗性比赛,她可不是甘国阳那样的钢筋铁骨,所以膝盖上早就邦了厚厚的绷带。
她的双腿也有变形,比赛中基本上跳不起来,彻底的地板流,完全依靠手感和技术打球。
甘国阳的这番话,激励了郑海霞,不过也给中国女篮的教练李亚光造成了一定困扰。
李亚光今年才34岁,是个非常年轻的教练,但年轻的他治军却非常非常严格,和蒋兴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他对待队内核心中锋的态度和蒋兴权截然不同,在刚接手女篮的时候,李亚光就向队内的绝对核心郑海霞开刀。
他和郑海霞说,我们要打团队篮球,而不是以你为绝对核心,你也要成为战术的一部分,而不是每球都给到你手上。
郑海霞当然不服气,她1983年就进入国家队,1984年帮助中国女篮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拿到了铜牌,可以说功勋卓著,实力超群。
李亚光一个年轻教练,刚来就要卸掉她球队老大的光环,郑海霞当然不干,两人发生矛盾,李亚光直接让郑海霞离开了女篮国家队。
后来在郑海霞伯乐,曾经的国家队主帅杨伯镛的协调下,郑海霞重新回到了女篮国家队,并听从李亚光的指挥,融入球队成为团队篮球一份子。
事实证明,李亚光的改革是有效的,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比赛中,郑海霞的个人数据显著下滑,场均只有十多分,但女篮却一路杀入了决赛。
尤其对阵古巴一战,中国队准备充分,没有死打内线,而是利用了外线的灵活、快速,让丛学娣和李昕这两把快刀肢解了古巴队,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现在进决赛,比赛再过两个小时就要开始了,突然有个人冒出来,和郑海霞说你要多打?
如果这人是个普通人,李亚光要么笑笑就算了,要么干脆把人赶出去,动摇军心你来干什么?
可这个人是甘国阳,中国篮球至高无上的偶像,上一场他51分率队打进男篮决赛,女篮全程观看,所有人都激动的不能自己。
男篮进决赛时什么概念,李亚光心里清楚,不是女篮可以比的。
李亚光比甘国阳大不了几岁,当他还在国家队征战时,甘国阳已经在NBA拿下总冠军,成就不朽的传奇了。
这次奥运会打到现在,篮球场上已经被称为是“阿甘和梦之队的奥运”,他展现的惊人实力,无人能望其项背。
现在这个偶像级的人物出来鼓励郑海霞做决赛英雄,这和李亚光的赛前准备相左。
按照李亚光的安排,他认为要出其不意,让郑海霞做诱饵,发挥其他人的作用。
他寄希望于替补席能出奇兵,这样的想法不能说错,毕竟在半决赛,李亚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