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甘国阳有着更为丰富的决赛经验,他知道,决赛和半决赛、八强赛什么都是不一样的。
到了决赛,已经退无可退,已经到了终点线前,这时候双方的正确心态都应该是一鼓作气,不成功便成仁。
决心、意志力在决赛中起到的作用比其它比赛都要大,而奇招越是到紧要关头,越容易失灵。
在离开女篮更衣室回看台的路上,蒋兴权对甘国阳说:“老甘,女篮有他们自己的策略,你这样让郑海霞多打,是不是会给她们的排兵布阵造成困扰?”
甘国阳道:“我大概知道一点女篮的策略,她们还想出奇兵。但以我的经验,重大比赛想兵行险着,大概率要吃亏的。重要的战役,打到最后就是死打,拿你最擅长的点,最好的点拼命攻对方薄弱的点,互相在对方身上捅刀子,谁能站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就这么简单。投机取巧,往往不会有好的结果。奥运会决赛不容易,该拼还是拼一把吧。”
在甘国阳的记忆中,中国的女子三大球都有过辉煌的成绩。
其中女排是最为显赫的,女排精神更是激励了一代人。
而女篮和女足就较为可惜,在篮球和足球的最高舞台上,都是差一点,功亏一篑。
实力差距是主要原因,以及在决赛中,中国队还少了一些运气。
不过在策略和准备上,试图以小博大、取巧,没有正面硬碰硬强吃的心态和气魄,或许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毕竟篮球、足球,我们当时和世界强队的确有一些差距,越是有差距,越是到了决赛,越想以奇致胜。
可是到了这种比赛,死打才是取胜的基础,打光就打光,没有这个信念,可能从一开始就丢了先机。
甘国阳从1981年开始,高中、大学、NBA,各种决赛一路打下来,每每到了决赛,无论账面实力对比如何,从来不求出奇制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发挥自己的优势,正面硬碰硬,死扛到底,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不光篮球比赛如此,看看更加重要、盛大的足球比赛,决赛大部分情况下都比半决赛要难看一些。
双方都会拼死力,熬个0:0,熬到加时,熬到点球大战,熬到最后的就是胜利者,过程怎么样才不重要。
女篮姑娘和教练对此的领悟还不够深刻,甘国阳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她们。
说不定她们真的能改变历史呢。
蒋兴权知道甘国阳说的有道理,只是他有些奇怪,甘国阳是怎么知道女篮的战术安排的。
甘国阳微微一笑,故作神秘地说:“我有密探,有间谍。”
蒋兴权怎么都想不到,甘国阳这家伙怎么在女篮也有间谍的。
不过想想以他的知名度,想讨要来一些消息恐怕不是什么难事。
而甘国阳在梦之队有间谍这件事,蒋兴权心里清楚,这家伙真是神通广大的很。
到了晚上六点钟,比赛正式开始,中国女篮和独联体的决赛打响。
独联体队经验丰富,赛前显然做了充分准备,中国队开局就落入了下风。
整个上半场比赛,中国队在攻防两端都遭到了独联体的压制,始终落后。
丛学娣和李昕这两把快刀在独联体严密的防守下,没有发挥半决赛对阵古巴时那样的奇效。
替补登场的王芳更是一球不中,始终开不了张,让中国队进攻陷入困顿。
半场,中国队落后了独联体8分,在低得分的奥运赛场,这个差距很大了。
中场休息的时候,郑海霞站出来,和李亚光说自己下半场要多打。
上半场郑海霞1投1中,仅仅一次出手。
李亚光瞪着郑海霞,在女篮队中,李亚光是暴君一般的人物。
他御下极严,对球员的方方面面都要管到,包括郑海霞这个老大姐在内。
之前,郑海霞都会妥协,毕竟是为了团队,为了胜利。
但这次,郑海霞毫不退缩,她粗声粗气地说:“这可能是我们拿冠军唯一的机会,下次奥运会我能不能打还是个问题,咱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下半场我来打!”
换做平时,郑海霞不敢这么说,说了女篮队友也不会支持她。
但今晚不同,今晚是决赛,而且赛前有阿甘的口头支持。
甘国阳的表现给所有人树立了一个标杆:靠个人也是能拿下比赛胜利的。
个人英雄主义在中国的篮球赛场上,绝不是没有土壤的。
面对队员的“逼宫”,一向倔强、强硬的李亚光也退却了。
他知道现在是非常时刻,也知道榜样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那个神一样的男人,在每个中国篮球人心中都种下了一颗英雄的种子。
加上改革开放的大潮,国家、社会都越来越提倡个人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不再是毒瘤,不再是和集体主义相悖逆的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