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医学心理学 >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1/2)

    一、致病因素与致病途径

    (一)致病因素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指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社会因素大致可以分为

    (1)社会环境的动荡和变迁,例如政治动荡、制度更迭、经济变革、战争与动乱等都会影响每个社会成员。

    (2)个体周围发生的变故,例如职业的变动、就业与升学、亲人的意外伤亡、患病与死亡、经营破产、违纪与犯罪等。

    (3)个体愿意接受的社会因素,例如事业上的成功、受到晋升和奖励、得到社会荣誉、结婚和旅游等,这些虽然是积极的社会因素,但积极的情感过分,同样会产生不利后果。

    (4)难于为个体忍受的社会因素,例如丧偶、遭抢劫、受打击等因素作用强烈,影响是巨大的。

    2文化因素

    文化渗透于各个生活领域,每个社会成员对此要作出应对和选择。顺应和适应者有利于健康;反之,则有害于健康。文化因素包括(1)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2)风俗习惯、生活方式;(3)人生观、价值观;(4)宗教、信仰;(5)经济水平与社会地位;(6)人际关系与竞争;(7)守旧与创新;(8)老传统与现代化矛盾等。可以说,现代人面临着大量文化因素的挑战。

    3心理因素

    个体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具有先天遗传的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特点,决定个体的行为模式,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起重要作用。个体的自我调节和顺应能力、对挫折的应对方式是后天习得的。个体的心理因素不良,是心身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4躯体因素

    躯体因素在心身疾病的成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1)生物性躯体因素,例如各种病原性微生物的侵袭、各种感染性疾病会降低机体抵抗能力;(2)物理性刺激因素,例如,高温、高压、强光、噪音、射线等对器官和组织的损伤;(3)化学性刺激因素,例如妊娠、肥胖、衰老等使生理代谢和功能减退;(4)生活习惯方面的因素,例如吸烟、酗酒、吸毒、赌博、偏食、运动不足等可造成躯体的损害;(5)病理性因素,例如原有躯体疾病的存在。

    (二)致病途径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通过语言、情绪和个性特征等途径发挥其致病作用。

    1语言

    语言包括口头与书面两种语言。语言成为人类交往的重要工具,对人可以起到客观刺激物的作用。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任何心理应激源都可能通过语言、文字途径发挥作用。良言善语有治病作用,冷言恶语有致病作用,正如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情绪

    情绪是内心体验,也是心理生理反应。科学研究表明,情绪对人体机能状态有明显的影响。情绪的变化伴随着躯体功能的改变,躯体疾病也可引起情绪反应。情绪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紧张刺激都是通过情绪变化的途径,引起躯体病理改变的。有位国外学者曾经说过“在一切对人的不利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一般说来,消极情绪可使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失去平衡,引致心身障碍,进而危害健康。

    3人格

    人格或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不同的个性决定了对外界事物反应的不同方式与不同的态度,个性赋予个体独特的行为方式。心身医学研究发现,个性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个性特点决定着个体对负性心理刺激应付的能力。一个外向豁达、情绪稳定的人,遇到精神刺激后,一般能理智地对待,使负性情绪在短时间内平息;而内向、神经质的人,通常难以摆脱内心的痛苦,容易使心身受到损害。(2)个性偏离可使人遭受到更大的心理应激。一个孤傲、对人充满敌意、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很难与人和睦相处,常常处于心理紧张状态,陷入困境时,也难以得到社会的有效支持,久之可导致心身障碍。个性偏离到一定程度,即属人格障碍。(3)人格特点是某些心身疾病发病的重要基础。例如friedan将易患冠心病的人格特征称为“a型人格”,后来被学者们引用为“冠心病人格”。内蕴抑郁的人,对于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常常作出压抑、克制的反应,这种人有易患癌症的倾向,称为“c型人格”,也称“癌症人格”。消化性溃疡病病人的人格特点是被动、依赖、顺从、情绪不稳、内心矛盾等。

    二、心身疾病发病的中介机制

    近代心身医学研究发现,人对紧张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心身疾病是通过一些中间环节发生变化而形成的。这些重要的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被认为是心身疾病的中介机制,这种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免疫功能等的中介作用。

    神经系统包括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对应激信息起着认知、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