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院,梦坡斋书屋。
贾政急匆匆送了贾母回西府,又急匆匆回了书屋。
他看到门口小厮依旧看守,并没出现异样,倒是松了一口气,又让人叫太太立刻到书房说话。
王夫一进书房,看到宝玉衣裳凌乱,头破血流的狼狈样子,顿时吓掉了半条命。。
她上前搂住儿子便哭,忙问到底出了什么事,伤得要不要紧。
她正让丫鬟赶紧去叫大夫,却被贾政厉声喝止,怒道:“你问问这畜生,今日在我的书房里,做了什么下作事情!”
王夫人听过贾政的厉声痛述,脸上也是有一阵红一阵白。
心中也怪儿子太不争气,自己正和夏家相谈亲事,他就这般急不可耐,竟然先勾搭起夏姑娘的丫鬟。
一个小丫头有什么好玩的,宝玉未免太不知轻重,还在老爷的书房中乱来,也怪不得老爷生气。
但是,王夫人看到宝玉脸上血迹,一颗心还是揪心的疼。
埋怨说道:“老爷,宝玉是你亲儿子,即便不懂事,你好好教导就是,何至下这么重的手,还是打出好歹,可怎么得了。”
贾政怒道:“你看他都做出什么下流事,要不是琮哥儿硬生拦住我,今日我就拿了这畜生的性命,省得他败坏贾家的门风。”
王夫人听贾政说的凶狠,吓得双腿有些发软,不自禁护在宝玉身前。
她心中又有些起疑,这事情怎么又和琮哥儿相干,他还会这么好心,竟然去救宝玉的性命?
贾政说道:“今日和宝玉鬼混的那个丫鬟,已被琮哥儿晓以利害,她绝不敢向人透露此事,想来能捂住一段时间。
但是那夏家太太独立支撑家业,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妇人,万一她看出那丫鬟的破绽,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她是寡妇门第,担心宝玉露出口风,自家名声被污,提前闹起事情,撇清自己,说我贾家借宴客上门,宝玉酒后玷污宾客女眷。
到了那个时候,我贾家两府的名声,就要毁于一旦,你我夫妇从此也不用做人了!”
……
王夫人听了贾政声嘶力竭的痛斥,也觉得背心有些发凉。
自己老爷说的半点没错,那夏太太要是知道,今日自己当面和她谈两家亲事,宝玉背后就玷污她女儿的贴身丫鬟,还不得气疯了。
这那里是结亲,分明就是结仇,夏太太对这门亲事,必定避之不及,怎么还可能同意。
而且更会如老爷所说,夏太太担心寡妇门第清誉,只怕会先发制人,将此事揭于人前,再将那丫鬟乱棍打死,就能撇清自家。
到了那个时候,我的宝玉就要名声尽毁,不要说找什么官宦门第女子为妻,只怕寻个正经的平家女子,也是万万不能了……
贾政说道:“我不知那小丫头能否瞒过夏家太太和小姐,为今之计,只能将宝玉和夏姑娘的亲事早早说定,才能破了此劫。
今日和宝玉厮混的丫头,是夏姑娘的贴身丫鬟,只要两家亲事成就,她必要跟着夏姑娘陪嫁贾家,这桩祸事也就揭过去了。
今日多亏有琮哥儿在场,他机敏多智,这才控制住事态,没有张扬开来。
尽快成亲两家亲事的主意,就是琮哥儿想出来的。
我方才左思右想,没有比这更好的法子了,那夏姑娘我也见过两面,人物相貌都是一流,足够匹配宝玉。
此事宜早不宜迟,夫人这些日子花些心思,和那夏太太好言相说,早些定下两家亲事,这才能高枕无忧。
省得那小丫鬟露了破绽,到时候就难以收拾了……”
……
王夫人听了贾政之言,知道他句句在理,但心中却别扭到极点,本来她就相中夏姑娘,心中期盼宝玉能娶她为妻。
这件事情到了临头,虽还按着自己意想,却没想到闹出这样的变故,好好一门亲事,变得这样凶险诡异,让人心中好不自在。
还有,这主意还是琮哥儿出的,他今日跟着老爷,知道了事情始末,竟然会这么好心,还帮着宝玉遮掩谋划,真不知道他安什么心。
但是,王夫人心思狭窄,虽对贾琮参与此事,心中有所疑虑,但也抓不住什么毛病。
而且,自己老爷说的法子,也是眼下唯一对策,这门亲事确要尽快落定,要是出了纰漏,爆出家里丑事,自己的宝玉可是全毁了……
……
神京,庆逾坊,夏府。
夏太太心满意足的回来,路上见丫鬟宝蟾神态有些古怪,不过也没其他不妥,并没太放在心上。
这其中因宝蟾离开梦坡斋,曾得了贾琮提醒,自己找了地方,将衣裳和发髻都仔细整理,并没留下破绽。
也是因为,王夫人今日终于主动提亲,遂了夏太太长久筹谋算计,她心中兴奋得意。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即便以夏太太的精明干练,此刻精神灌注女儿亲事,自然没心思放在这小丫头身上。
不然,夏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