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阙迎殿试

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阙迎殿试(3/4)


    这些新科贡士经他们点选,才能最终会试上榜。

    他们能在今日殿试走得更高、更远。

    对于在场的主考官和同考官来说,都是大有益处之事。

    所以,这些官员看着意气风发的新科贡士,他们各自的目光都有些复杂。

    其中自得者有之,期许者有之,也有人胸有欣慰,或目光中流露犹疑忐忑,也不乏其人……

    ……

    本年会试上榜贡士三百人,但今日参加殿试却不止三百之数。

    其中有几十名贡士,并不是本年上榜,而是上届会试上榜,因丁忧、疾病等原因,不得不放弃殿试,转而参加本届殿试。

    所有到场贡士经礼部点名应答,核对正身,然后根据上榜名排队,经承天门驻守金吾卫盘查搜身,确定无虞才能入宫。

    贾琮作为今科会元,毫无疑问站在队列首位,身后依次站立,居于其下的数百名贡士。

    今日他穿件崭新的士子青袍,风姿隽美,气度洒脱,犹如玉树芝兰,光华灼灼,吸引了所有官员的注视。

    吏部尚书陈默看着风姿卓绝的贾琮,见他即便成为全场焦点,受到众人瞩目,神情依旧淡然从容,毫无窘迫之态。

    他手抚花白的胡须,一双老眼目光闪烁,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旁的王士伦注意到陈默的神情,问道:“陈大人见到眼前此景,作何感想?”

    陈默叹道:“老夫看到他们,便想到当年也曾意气风发,满怀报国之心,昂首步入承天门,恍如昨日啊。

    只是岁月已逝,时间已过三十多年,如今垂垂老矣。”

    王士伦微微一笑,说道:“陈大人不可妄自菲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朝廷什么时候,都需陈大人这样的数朝老臣。”

    陈默看着站在队伍首位的贾琮,说道:“贾玉章的确名不虚传,科场数度魁首,武略军功封爵,后生可畏。

    这等场合之下,他被所有人瞩目,却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像个没事人一样,这等城府气度,怎么都不像舞象之年,也是古怪。”

    王士伦笑道:“这有什么古怪的,世间美质良材,灵根宿慧,少年早发,也是寻常之事。”

    陈默笑道:“老夫这么就忘了,王大人当年也是少年登第,青春得意,名动天下,也和贾玉章极为相似……”

    ……

    两人这边低声闲话,那边三百多名贡士,经过金吾卫盘查,已经排队通过承天门。

    两百名大汉将军被临时调集,护卫三百多名贡士入宫。

    以贾琮为首的贡士队伍,跟随着礼部尚书郭佑昌的脚步,出承天门,过瑞门,一直到了午门之前。

    午门共开五道门洞,此五道门户进出皆有严格礼制。

    正中门洞除了皇帝出入专用,或迎娶皇后时通行。

    除此之外,只有殿试状元、榜眼、探花出宫,才有荣耀从正门出宫。

    王公百官进宫走正中门洞两侧的门洞,左右掖门也只在殿试以及大朝之时才会开启。

    五门规矩森严,一旦走错,就会有杀身之祸。

    数百贡士到了午门之前,便停下脚步。

    在礼部官员的指挥之下,所有贡士根据上榜名次,单数走东侧的左掖门,双数走西侧的右掖门。

    殿试贡士队伍,通过午门之后,一路经过会极门、文华殿、武英殿、东西华门。

    一直走到奉天门,浩浩荡荡的贡士队伍,再一次停脚步。

    因为,奉天门便是内宫和外宫的门户,比午门更加森严,大部分官员除了殿试,一生都没再跨入奉天门。

    数百新科贡士,望着奉天门高大巍峨的朱红大门,门上密布碗口大铜钉,闪动着幽冷的金光。

    这三百多名贡士,即便其中少数人已有官身,但都是官职低微,他们和其他贡士一样,都是首次看到奉天门。

    他们都是科场骄子,人人都有不俗见识,都清楚奉天门在宫城中的特殊意义。

    人人站在这帝王门户之前,油然而生强烈的压迫感,数百人的队伍鸦雀无声,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

    贡士队伍之中,只有站在首位的贾琮,神情如常。

    因他曾数次入乾阳殿面圣,每次都要经过奉天门,皇家门户虽然威严,但他还能坦然处之……

    一直辰时鼓声响起,伴随旭日东升,金色朝阳,犹如浩然皇恩,披散在每一个贡士身上。

    奉天门后传来鼓乐之声,奉天门随之缓缓开启,似乎有一阵无声气息,扑面而来,强大而庄严,让每一个贡士心生凛然。

    ……

    殿试贡士队伍进入奉天门,再次停住脚步。

    皇极殿前广场丹陛前,以内阁大学士王士伦为首的阅卷官,以及十八位会试同考官。

    参与殿试的印卷官、掌卷官、弥封官、监视官等执事官,一共数十名官员。

    他们列队而立,人人神情严正,理衣正冠,接受三百多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