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案上放一张雪浪纸,水墨淋漓写满了字,旁边摆一本《刘吉川文录》,还有一本半新旧的蓝皮小册
那本《刘吉川文录》封面崭新,但折痕深刻,书册边角翻卷,看得出最近被人频繁翻阅。
男子举起手中酒壶,将最后残酒一饮而尽,布满血丝的双眼,望着案上的雪浪纸,眼神充满犹豫嫉恨。
自落榜之后,周严本想离京返乡,在临走之前他的族弟来访,说出了一番言语,让他犹如晴天霹雳。
时间过去多日,那日族弟的话语,无时无刻在周严耳边回响,让他陷入无限的沮丧、愤怒、不甘……
“兄长有所不知,会试开考前一日,雍瑃街鸿兴南货店被推事院查抄,店主夫妇和伙计都下了推事院大牢。
官府虽没有声张此事,但众目睽睽之下,事情却是瞒不住人的。
那店主夫妇被抓,就是因卖给礼部黄宏沧的鼍肉,竟然下了剧毒,黄大人因此中毒垂危,所以才无法担当会试主考之职。
小弟也是偶然得知,兄长好友吴梁不知如何听到风声,在南货店被查封之后,便赶到附近打听此事。
兄长是才智之事,后面的事情,不用小弟来说,兄长必定也能猜到。
那吴梁必定因此得知,黄大人身中剧毒,无法履事主考官之荣。
市井流传那本蓝皮小册,想来兄长必定看过,上面的主考候选之人,能和黄宏沧官职资历相近之人,非徐亮雄莫属。
小弟这种才疏学浅之人,都能想到的事情,吴梁堂堂举人,必定也能想到这点。
记得上月小弟和兄长小酌,兄长曾经说过一事,吴梁的夫子与徐亮雄有旧,曾经书信将吴梁引荐于徐大人。
兄长还恰逢其会,得以和吴梁一同拜谒徐大人,甚至还得到徐大人的拟题点拨……”
……
他那族弟的一字一句,似乎都钻入他心底,充满蛊惑之力,将他拉入黑暗阴沉的深渊……
周严能考中举人,并非才智愚昧之人,他仔细思量族弟的言辞,发现丝丝入扣,合情合理,虽有揣测,但必定就是实情!
吴梁定是会试前一日,机缘巧合之下,得知黄宏沧中毒出事,并推断出徐亮雄可能是接替主考之人。
周严想到会试下场之前,他和吴梁路过文翰街萧家书铺,吴梁还买了一本《刘吉川文录》。
因为徐亮雄对刘吉川《退思记》一文十分推崇,他给两人出的拟题,也和《退思记》一文大有关联。
当时自己还劝过吴梁,会试在即,他应多揣摩主考官黄宏沧的拟题,别在徐亮雄这无关之人身上耗费时间。
如今想来自己是多么讽刺可笑……
周严心中匆忙沮丧和嫉妒,他没想到吴梁竟有这等通天机缘,自己命数却这等颓废,错过了这等大好良机。
吴梁定是会试前一日,意外得知变故,推测出徐亮雄接替主考,于是连夜揣摩徐亮雄所出拟题,还有刘吉川那篇《退思记》。
周严甚至让人去了一趟萧家书铺,买了一本《刘吉川文录》,仔细揣摩阅读其中那篇《退思记》。
他越是阅读《退思记》,内心的悔恨和嫉妒,便越发难以克制。
因为他发现刘吉川这篇《退思记》,和徐亮雄当初所出拟题,还有会试那道策论主题,都有息息相关的联系。
而且,会试第三场的策论大题,完全就是从《退思记》中截取题旨,再少许演变编制而出。
如果自己能在会试入场之前,仔细研读揣摩刘吉川的《退思记》,定能写出一篇出色的策论,会试上榜不在话下。
他已完全肯定,吴亮之所以能会榜高中,便是得了这等取巧之利,否则以他的才学,绝不能有此斩获成就!
这些日子以来,周严无数次翻阅刘吉川文录,他每读一次《退思记》,心中的懊悔和嫉恨,便会加重一分。
他和吴梁本来约定,会试前一日小聚,但那日他和族弟小酌,意外饮酒过度,错过了和吴梁的约定。
他也曾想过,如果那次没有爽约,或许吴梁会把黄徐相易之事,及时告知他。
或者吴梁为了自己发迹,从而隐瞒此事,根本不会告诉他……
不管是哪种结果,如今都不得而知。
但是会试结束之后,他曾和吴梁在贡院外相遇,吴梁对此事绝口不提,却是千真万确的,这让周严心中愈发生出怨怼。
吴梁的才华与他只是同列,可吴梁却用诡诈取巧之法,窥取功名仕途,自己清白行事,却名落孙山。
他心中不服,觉得上天何其不公,自己十余年苦读诗书,却要承受这样不堪的结果,他心中不甘!
……
他的族弟似乎对此事颇为义愤填膺,劝说他不可就此罢休,举告考官徐亮雄与举子吴梁行舞弊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