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家父汉武帝! > 第 85章 广言

第 85章 广言(1/3)

    长水校尉燕仓暗中咬牙,袖口晃荡,

    霍光负手,直直俯视着燕仓。

    单论武力,燕仓一瞬能杀霍光八回,可偏偏他连出手的勇气都没有,

    “你想杀我?”

    霍光似笑非笑问道,视线就像是在看一个顽劣的小孩。

    闻言,长水校尉燕仓一抖,连忙将手从袖口中拿出来,

    “霍相,您误会...”

    啪!

    一声脆响!

    霍光扬手就是一巴掌!

    燕仓被打懵了,捂着脸茫然无措,

    霍光轻飘飘吐出个字,

    “滚。”

    “是,霍相。”

    长水校尉燕仓捂着脸离去,又站住,小心翼翼道,

    “霍相...”

    “嗯?”

    霍光早就毫无防备的转身离开,把后背冲向燕仓,现在又转回来,

    “您有事再找我。”

    语气不无尊敬。

    “再说吧。”

    长水校尉燕仓更生敬畏之心。

    霍光其实全无后手,燕仓要是动了杀心,霍光就真死了,可霍光就是百分百确定燕仓不敢动手,

    燕仓此行立了大功,霍光当然可以赏他,甚至可以找霍去病、甚至找陛下去赏他,可燕仓的出身和行为,都让霍光很不满意,

    燕仓说好听点是随性,说难听就是无组织无纪律,如果在有能力和听话二者选择,霍光会选择后者,

    况且,方才燕仓的行为,是传达一个信号,

    邀功。

    我立功了,你要赏我。

    为上者当然是论功行赏,可要记住主次关系,是赏,不是让你要,

    霍光打得他不冤。

    自做了丞相以来,霍光更加注重规矩二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何谓规矩?就是就算人都换了一批,这个天下还是在运转,不会因为缺少了谁而发生大变化。

    周公的功业,甚至不差于文武二王,他定了规矩,让社稷得以运转。

    不是霍光自负,他自信,以后不会有比陛下还要贤明的君王,更不会有比自己还强大的丞相,甚至不会再有卫、霍二位,这是最强的一代人,

    故,如何让伟大得以延续?

    规矩。

    .........

    翌日&bp;朝会

    两日的休沐,给官员们休得是抓耳挠腮,恨不得快进到今日朝会,

    他们从没有像今日这般如此期待朝会。

    注资海外!

    谁不想投这一笔啊?!

    偏偏让两个狂生给搞没了!

    本来还寻着想揍他们一顿,却找不见人了,一个投了太上皇,一个投了张安世,但,这二人今日要再敢胡说,非要揍他们不可!

    刘彻本设了内朝,谈论政事从一大群官员,缩小为不固定的几人,实则就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命令独裁,

    试想一下,这群被刘彻赋予身份的尚书令、侍中、议朗等官员,他们存在完全依赖皇帝,那他们还敢发表和皇帝不同的意见吗?反对皇帝,就把你清出权力核心,以至于都是以讨皇上开心为主,揣测圣意,要先于政令的合理性,

    历史无数次证明过,搞权力小圈子,最后都是加速毁灭。

    兼听则明,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如明时内阁,朱元璋设置的时候,基本都是找的翰林院学士、学官,是找来帮忙写字的,没了丞相,皇帝每天要处理的政事太多,最累人的就是文书工作,这些都是随职,更何况像朱元璋这种雄猜之主,对权力的下放掂量得极其谨慎,

    可到了后来,就越来越不对劲,

    先是入阁和拜相挂钩,后来内阁又多了位次,首辅、次辅、一二三四都要排好,归了位次初期,各位置还能随意调动,如谢缙入阁名次较后,后来也能当首辅,

    但很快,这个规矩又变了,

    变成了一定要排字论辈,位次一定要钉死,首辅永远是首辅,次辅永远是次辅,其后的排名都是递进,

    首辅不干了,次辅变首辅,三号变次辅,一个个往前顶,新入阁的又排在最后熬资历,

    假设首辅被贬了,又用了,等于说出去又回来,回来后变为首辅的次辅,还要退回次辅,

    入阁的阁臣仍觉得不稳,又加了条规矩,

    不是甲科不许入阁。

    朱元璋找来文学代笔,和朱棣设内阁时,都看明白了一件事,这些官员不能常设,要有临时性,可发展到后面,内阁就变成常设人员了。

    但,最搞得还是嘉靖,他的权术在伤害规矩,

    内阁的意见,都是由首辅整理起来,再交给皇帝,这般,也就是说,其余阁员的意见,都要先由首辅过目。

    嘉靖时,费尽心机往内阁插了个人,叫张璁。

    张璁或许知道的人较少,他是因大礼议而得到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