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晋乱 > 第202章 武帝设局,浊笔求生。

第202章 武帝设局,浊笔求生。(3/3)

洛阳八百里,宫苑落叶..."

    未时三刻的斜阳将太极殿蟠龙柱拉出鬼魅般的长影。张泓跪在丹墀下,听见自己的心跳与更漏声渐渐重合。武帝的赤舄停在他眼前时,一缕血丝正顺着龙袍下摆蜿蜒。

    "张给事。"司马炎的声音像是从九霄云外传来,"只是这'见落叶知秋'的典故,出自《淮南子》还是《吕氏春秋》?"

    "回陛下..."张泓额头触地,"是太子见宫槐叶落,脱口而出的赤子之言。"

    卫瓘跪伏在冰凉的青金石地砖上,看着太子批答的绢帛如烙铁般灼烧。那只碧眼青蝇仍黏在"拾落叶为炊"的墨渍上,翅翼颤动间折射出诡异幽光——二十年前曹丕御用的警笔蝇,此刻成了催命符。

    他本就没醉,然这时候,他却又醒了,比醒着的时候更醒了。

    “卫司空,你且当堂读上一读。”司马炎含泪的双眼却带笑意:“让群臣皆都辨别一下。”

    卫瓘起身,醉意似有非有,却是断断续续的读了一遍。

    "卫司空以为太子批复如何?"

    武帝司马炎的声音从九重玉阶飘下,裹着五石散的药香。卫瓘抬头望去,玄色龙袍下枯瘦的手指正摩挲着碧玉蝉——那是司马衷抓周时自己进献的祥瑞,此刻却像毒虫蛰在心头。

    话音未落,治书侍御史庾纯突然出列,象笏直指卫瓘鼻尖:"司空当年醉抚御榻,今日又讽太子愚钝,莫非想效霍光故事?"

    殿内哗然。卫瓘后颈冷汗浸透绯色官服,恍惚见贾允在群臣中冷笑——泰始六年洛水浮尸案的血腥气,突然漫过二十年光阴扑面而来。

    记忆如刀劈开迷雾。永平元年那个雨夜,卫瓘长子卫密尸首从洛水捞出时,怀中那封未写完的奏疏:"贾允外示忠勤,内怀奸诈..."字迹被河水泡得模糊,唯"东宫危矣"四字如血刺目。彼时贾南风刚被立为太子妃,武帝掷碎玉如意怒喝:"卫卿是要离间天家骨肉?"

    "司空大人!"中书监荀勖的冷笑将卫瓘拽回现实,"您当年献《平籴策》遭陛下训斥,莫不是怀恨在心?"

    卫瓘浑身剧震。泰始八年那场朝会如在眼前:自己力谏广设常平仓,武帝却当众掷回奏疏,朱批"王莽遗风"四字烧穿竹简。此刻荀勖手中竟晃着当年那份奏疏,焦黄裂痕间渗出陈年墨臭。

    "老臣..."卫瓘喉头腥甜,瞥见司马衷正在龙椅旁傻笑,杏黄蟒袍沾满糕点碎屑。贾南风隐在蟠龙柱后,金护甲有节奏地叩击柱面——每一声都似催魂鼓点。

    “卫司空乃是忠臣,今醉之时偶有此举,确非其心。”

    堂上大臣,忠心为国者,却都不愿就此看着卫瓘殒命。

    司马炎嘴角微微一扬:“卫司空虽有毁言,朕念其忠心,今日醉宴,倒也无妨,朕见太子长进,心中无比喜悦。”

    一边看着卫瓘,一边袖扫群臣:“各位爱卿,且莫纠缠与卫司空。”

    嗯,他却为卫瓘求起了情,竟说的卫瓘无地自容。

    退朝钟声里,卫瓘踉跄出殿。绯色官袍途遇秋风,片片朱砂染就的獬豸纹随风而逝。转角处忽见张泓垂首而立,手中捧着那卷染血的太子批答:"司空可知,这'拾落叶'三字的胭脂痕..."

    话未说完,贾南风的轿辇已至。张泓迅速将绢帛塞入袖中,俯身时低语如刃:"邙山齐王问卫公,当年玉蝉可还鸣响?"

    卫瓘如遭雷击。暮色中,他望向邙山方向——那些新起的坟冢里,埋着已故的齐王司马攸。

    “贾南风岂能饶了某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