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晋乱 > 第208章 夜火惊魂,邙山秋狩。

第208章 夜火惊魂,邙山秋狩。(1/5)

    第208章 夜火惊魂,邙山秋狩。

    武帝思念皇孙司马遹,便夜宣皇孙西暖阁伴寝,谢玖虽为才人,毕竟也是官家出身,她怎会不知道要想在深宫之中能有一席之地,当凭子贵的道理?自然满口答应:“遹儿当好生伺候皇爷爷。”五岁的孩子哪知这些?倒是第一个关心他娘,竟也如大人般回答的干脆:“娘,你且照顾好自己。”

    武帝见皇孙来,欢喜不得,更是宠爱有加,爷孙两人竟至三更时分还在嬉闹。所谓天伦之乐,不过如此,无论农夫走卒或者帝王。只是帝王多被权利所害,难如百姓般那么轻松。

    “铛铛铛!”正在爷孙嬉闹之时,洛阳宫城东北角的永巷突然腾起火光,值夜的铜驼卫猛敲警钟。铛铛声惊到了西暖阁里正在嬉闹的爷孙二人:“何事惊扰朕的皇孙?”老皇帝掀开五色鲛绡帐时,却看见五岁的皇孙司马遹赤着脚跑去窗前,杏黄寝衣的系带拖在地上,"皇爷爷!"孩子忽又折回扑到武帝膝前,小手紧紧攥住赭黄袍角,一脸惊恐,"外头有鬼火在跳!"

    武帝抚着白须大笑,腰间玉佩随着起身动作叮当作响:"朕十三岁随宣皇帝伐蜀时,见的真刀真枪比这火光吓人多了。"说着便要往观景楼去以观究竟,那是宫中唯一能俯瞰永巷的三层木楼。

    "不能去!"司马遹见武帝欲要出门,却是忽的收了惊恐之色,稍一沉思,竟张开双臂拦在门前,稚嫩嗓音在雨夜里显得格外清亮,"张太傅说过,暗夜乱局最易藏刺客!"他指的是太子太傅张华,前日刚教过他《韩非子》的"备患篇"。

    老宦官常融举着青铜灯进来,火光映出武帝眉间三道深纹:"皇孙这是何意?"

    "孙儿昨夜读《汉书》,看到汉文帝夜巡细柳营的故事。"司马遹仰起小脸,眼瞳被远处火光映得发亮,"周亚夫说'天子不能夜闯军营',皇爷爷是社稷之主,岂能让自己处于险地?"

    此话却是讲的出乎武帝之料,扶着沉香木门框的手突然顿住:“皇孙竟能虑到这一层,真乃奇儿也。”永巷方向忽的传来兵甲碰撞声,羽林卫中郎将司马雅正在高喊:"取水龙!快拆东厢隔断!"老皇帝低头看着只到他腰间的孩子,恍惚看见六十年前在司马懿书房背《战国策》的自己,不,那时的自己不如眼前的皇孙!

    "依你之见,朕当如何?"武帝故意沉下脸。

    司马遹踮脚拽下武帝腰间玉璜,转身塞给常融:"请常公公速去传令:所有救火人必须解甲卸刀,持水桶者右臂系白巾。"又扯下自己寝衣上的杏黄丝带,"用这个做令符!"

    安排干净利索,清楚明白。

    常融望向武帝,见老皇帝微微颔首,才捧着丝带冒雨奔出。暗夜里,那道杏黄丝带在灯笼映照下忽明忽暗,宛如流星划过宫墙,在武帝看来,却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将能带给司马氏安稳。

    不时火熄,皇宫复归平静,此时常融前来复命:“果如广陵王所言,慌乱之中,确有可疑之人,目前已押廷尉审讯。”

    武帝听了,不觉又称奇:“果不出皇孙所虑。”说话间,常融看到武帝眼中不仅仅只有疼爱,更有了一层深意。

    次晨雪霁,太极殿檐角的铜铃坠着冰凌。武帝却是因了昨夜司马遹作为,不舍得放回芳林苑,爷孙便就踏雪嬉戏。正好临近腊祭,当武帝牵着司马遹走过复道之时,忽然听见西苑传来猪叫。原是光禄勋今日要宰百头肥猪准备腊祭之礼,临时圈在废弃的暴室院里待杀。

    "这些彘(猪)养得倒壮实。"武帝指着其中一头黑毛猪,那畜生正用獠牙拱着石槽。随行的廷尉傅祗忙接话:"都是按《礼记·月令》用官仓陈谷喂养的,吃的好,故而肥壮。"

    司马遹松开武帝的手,扒着木栏数猪蹄印。冰面上残留的糠渣沾在他锦靴上,像撒了一把金屑。然,看了少许会,司马遹却是蹙起眉头,似有所思。

    "孙儿在想什么?"司马遹眉头蹙起,如何能逃过帝王眼睛?

    "这些猪吃的是不是去年江南遭水灾时,皇爷爷下令减膳省下的官粮?"司马遹仰头问傅祗,老臣点头:“所以肥壮。”司马遹见确是如此,不由突然跺脚:"暴殄天物!"

    众人闻言皆惊:这孩子昨日刚受封广陵王,今日竟在御前失仪。

    皆都惊恐看向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