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第一公 > 第75章 魄力(2)

第75章 魄力(2)(1/2)

    “嘶...”

    心中飞快的想着这些,李景隆突然在心里边倒吸一口冷气。

    暗中想道,“我他妈好像...进步了。跟着标哥时间长了,我想事情的层面已经这么高了?”

    是的,在不知不觉之间,他李景隆其实已经蜕变了。

    军事上,师从徐达,又有死里逃生的经历。

    政务上,接触的都是军国大事,自然要全盘考虑。

    为人上,在经历了被剥夺蟒袍之后,更是变得成熟稳重,乃至...多了许多他这个年纪本不该有的心思。

    ~~

    “所以,开海和运河不互互相冲突的!”

    朱标走到船头,继续大声道,“完全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咱俩可以通过这点,说服老爷子,也能让朝中那些老夫子们,给咱俩闭嘴!”

    李景隆快步上前,他真怕朱标一个激动,噗通掉河里。

    那这条船上的人,就他妈一个都别想活着了。

    “太子爷,但此非一日之功也!”

    “不怕!”

    朱标豪气顿生,大笑道,“我说过,咱们还年轻么,有的是时间!放心...”他拍拍李景隆的肩膀,“孤不是隋炀帝,没那么急功近利!”

    说着,他再次眺望运河远处,继续大声道,“未来十年,两件事重中之重。南边开海,北方....治理黄河疏通运河的同时,把运河北沿...”

    说到此处,他看向李景隆,“得花不少钱!”

    “既开海,必须有海关船舶司,既通商必有课税!”

    李景隆不假思索的开口,“您也说了,不急于一时。那大明的商税,南方的海关税,足以支撑开海之事!而且一旦开海,还可以从民间的商人们那,进行融资....”

    “嗯?”

    朱标一愣,“敲竹杠?”说着,摇头道,“不大好吧?”

    “太子爷,臣哪能干那么没品的事!”

    李景隆笑道,“边贸专权的拍卖,使得他们这几年赚翻了。到时候还可以卖给他们别的,从他们手里换钱,就是融资!”

    “钱的事,我不懂...一定你来办!”朱标笑道。

    “以商开海!”

    李景隆继续道,“至于军队....军屯每年大概有粮两百万石!在尚未查清我大明到底有多少田亩的情况下,各州府送到京师的赋税,折粮三百万石。”

    “取消人头税,收取田税之后,这个数字只会更多。因为很多农人,为了逃避人头税,直接把田地托管给了官绅,变成了佃户!”

    “另外,还有盐铁茶等专卖...足以逐年支撑南海北运的...百年德政!”

    “百年太少!”

    朱标傲然抬头,“老祖宗的魄力,让后世子孙享福千年!孤日后也是后人的老祖宗,起码孤要比孤的老祖宗,做的更好!”

    “跟您比!”

    李景隆接口笑道,“臣还是鼠目寸光了些,哈哈!”

    “魄力这东西...”

    朱标笑笑,“天生的!”

    说着,他忽然上前,怼怼李景隆的下巴,“郑州守备,也是你的门人吧?”

    “啊?”

    李景隆一怔,“您....怎么好端端的提起这个来了?”

    “他是不是也得给你点孝敬?”朱标似笑非笑。

    “芝麻大的官,给也是有限吧?”

    李景隆尴尬的开口,“臣也不能什么钱都收呀?”

    “该收就收!”

    朱标忽挤挤眼,“蚊子再小也是肉!”

    “坏了!”

    李景隆心中惊呼,“我说你们爷俩怎么不管我收黑钱呢?因为我收的钱压根就不是我的...早晚有一天我得给你们吐出去是不是?”

    猛的,李景隆心里咯噔一下,暗中想道。

    “大清朝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不能在明朝这,是我李景隆跌倒,老朱家吃饱吧?”

    ~

    在运河上漂泊几日之后,李景隆朱标一行,悄无声息的进入郑州。

    “我们的老祖宗确实是伟大的有魄力的!”

    进入郑州之中,他们所住的客栈,就在郑州文庙之后。

    而郑州文庙,修筑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距今已一千多年。

    一千多年前,在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是部落的形式存在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已是以国家形式的文明,存在于世界之巅。

    更难的事,这种文明不管沧海沧田如何变换,依旧在生机勃勃的存在且延续着。在这样的文明之中,古老于现在并存,古今同在。

    而且这样的文明,可以追溯得更加的渊远。

    就以郑州为例,这是上古时代就存在于史籍之中的豫州之域。

    黄帝时期,古老的夏朝都在此地,留下了痕迹。

    乃至商周,更是更是曾作为商的都城。

    站在客栈的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