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冒姓琅琊 > 第226章 密谋

第226章 密谋(2/3)

,兵器早到一日是一日,说句犯忌讳的话,就是台使此来,真的意在荆州......”

    刘超之微微一顿,目露精光:“那买回这批甲兵,就更有必要了!”

    郭文远黑着脸,强调道:

    “交易不是取消,而是暂缓!等台使走了之后,交易还可继续!

    刚才冯将军比喻不当!狗一叫,自然不能不种庄稼了,但如果狗冲着人龇牙咧嘴地叫,难道不应该先确保狗不会咬人,然后再继续种庄稼吗!

    难不成为了种庄稼,连命都不要了?

    诸位不要忘了,台使来荆,除了出使蛮部,还要查问!

    虽然可能是做做样子,但万一呢?万一查出点什么怎么办?

    兵器虽重,却重不过大局!

    若因小失大,急功近利,一旦有所差池,悔之晚矣!

    并且刘将军有一句话我没听懂。

    什么叫‘如果台使此来真的意在荆州......那买这批兵器就更有必要了’?

    将军这是要做什么?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如今兵甲未足,钱粮未充,民心未附,士心未收,岂是快意之时?”

    刘超之冷睨郭文远道:

    “你的意思是,若台使真地查到什么,围府问罪,你要让王爷束手就擒?”

    冯全祖在一旁帮腔:

    “是啊!要是人家欺负上门了,你还待时而动?

    收捕的刀都架脖子上了,你还会念什么藏屁于身的酸文?”

    郭文远怒道:

    “两位将军何必曲解我的话!我的意思是,准备不足,不能轻举妄动!”

    冯全祖哼了一声:

    “准备准备,准备到啥时候是个头?

    该下手就得下手!

    咱小时候割麦子,镰刀磨一磨,差不多就行,然后赶紧下地去割!

    不然等下雨倒了杆,更难割!

    还把麦子给泡了!要非得磨得跟镜子似的再下地,晚得屁的了。”

    刘超之附和说:

    “老冯话粗理不粗,凡事过犹不及,若一味求全,反倒误了大事。

    咱们现在兵甲虽未至十全,却也能一战;粮草虽未至充盈,也足以支撑数月,实在不行,还有常平仓的粮食!还可以再征粮!

    等这批兵甲到了,真要打,也够用了!

    我广牧军训练已毕,只听王爷一声令下,便可以率师东进!

    别的不说,不用一个月,打下郢州,手拿把攥!”

    冯全祖撸胳膊道:

    “咱老冯也是!台军(禁军)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甲好刀快吗?只要咱兵甲足,让他们来荆州,和咱江安军碰碰!干不死他们!”

    郭文远知道冯刘两将在交通蛮部上获利巨大,每次交易他们私人都能捞不少好处,尤其刘超之,借着交易之机贩货至蛮,捞得是盆满钵满,连军中也多有夹带!他手下一个校尉居然都在福同里买了新宅!若台使从他的广牧军入手查起,那还不一查一个准?这也是郭文远要求立即切断蛮路、终止交易的一个原因。

    但郭文远不能将此事掀出来,他明白,如果自己这么干了,那自己就真成傻子了!

    巴东王绝对不会问罪两人!尤其在这种时刻,恐怕连惩罚都不会有。

    最多也就是斥责一番,轻拿轻放,可自己就与两将结了大仇,说不定就此埋下亡身的祸患。所以他只能就事论事,不敢指明两将力主交易,乃由私心。

    其实也不用郭文远说,巴东王早就知道两员大将借蛮路谋利,两将也很知趣,每回交易,都多有上贡,巴东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行事一向如此,手下贪点财没什么,只要做得不太过分,他就不怎么放在心上,只要不坑他的钱就好。

    郭文远此时见冯、刘两人一唱一和地表忠心,心中虽气,却不敢再争。但陶睿是荆州议曹从事史,论官阶比冯、刘高,论身份他是寻阳陶氏,此时虽然衰落,搭不上正经士族的“牛后”,但再衰落,也是寒门中的“鸡首”,不怕得罪两人,站起身,沉声道:

    “昔者,樊哙阿吕后言:‘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说‘樊哙可斩’!今天刘、冯唱大言,下官以为,与樊哙似!”

    两将瞬间炸了锅!

    “陶大人此言,莫非认为本将在面欺?”

    “咋的,陶大人还想让王爷杀了咱!”

    “......”

    “好了好了。都是自己人,不要做意气争。”巴东王打了个手势,止住争吵的几人,“现在本王问的是应该如何应对台使,其他的不必说那么远。”

    然后问孔长瑜道:

    “孔先生的意见呢?”

    孔长瑜主意早定,站起道:

    “下官以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不能因噎废食,耽误戎事。甲兵乃荆州第一要务,不可轻废......”

    冯、刘二将闻此俱喜,郭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